为而不争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读老子的《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时,有一段话让我思索良久,“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之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下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就是它因为善于处下的缘故,所以能称王。同样的道理,圣人想要站在高处去领导百姓,必须在言语上要懂得谦逊救下。圣人要站到前面去领导百姓,那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那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感到沉重的负担,大家才不会觉得受到伤害,只有这样,天下百姓才会乐于拥护你,而不会感到倦怠。因为他不和任何人相争,所以天下也没有人能与他相争,天下就是他的了,即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今天的普遍崇尚积极进取与竞争的价值观里面,这里的“不争”并不是不思进取,实际另有深意。《道德经》恰恰全篇都在讲“有为”,在今天社会环境和主流价值观看来,竞争往往是好的,竞争能实现公平获取资源的一种手段,而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赢,所以竞争是你实现你目的的一种手段。但是在道家思想里面的不争其实只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也就是说,道家思想中的不争只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因为“木强则折”“暴雨不终朝”,永远刚强的力量是不长久的,就如同没有永恒的霸主一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因此要“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进而复归于“婴儿”“无极”“朴”。强势方知道自己力量,为保持长久与整体结构的稳定,需要保持弱者姿态。这种姿态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如同“婴儿”一样,柔弱形态不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行为,而是本就已内在的。

很多人认为大家思想的不争其实也是一种争,只是通过不争来实现争而已,但其实并不是,就像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不争是一种态度和天赋秉性,正如叔本华所说的“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A man can do what he wants, but not want what he wants)”。

心底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道家思想推崇不争?回到大家思想的本元,大家思想的道是自然之道,大家思想认为大自然有一套运行的规则,他们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大自然对万物都是一视同仁,大自然自有自己的规则或者趋势,大家思想的视角是以大自然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所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需要做的是去适应大自然的规则,顺势而为才是最好的策略,所以没有什么好争的。为而不争,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注重过程的努力,而不要过度的关注结果。把关注点始终聚焦于自身,因为你唯一可以掌控的就是你自己,结果其实我们很难掌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不争并不是放弃竞争,而是始终要关注提升自己自我修养,因为你的竞争对手其实只不过是过去的自己,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样。

我们可以说为而不争,是有所争,而为而不争思想也体现了东西方思想的差异。西方思想比较注重竞争和对抗,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征服。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以海洋文明,游牧和贸易为主,天生对大自然的依赖并不多,反而对人和制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西方的理性和民主发展的较早。在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古代农业是靠天吃饭,所以我们对大自然有天然的敬畏之情。儒家思想的天和道家思想的道,其实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隐喻大自然的意识,因为天对我们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非常敬畏天,讲究天人合一,那同时中华文化里面也非常具有包容性,讲究融合统一。在“为而不争”从治国角度上,我们从中美两国的对外策略就能看出一二思想差异,西方国家竞争意识是非常强的,而我国在对外策略上非常具有包容性,比如我们提出了全球命运共同体以及一带一路的很多包容性的理念以及对外的策略,是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在这些对外的策略的背后,其实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不争和融合的精神。

故说,“为而不争”,“为”是一种弱势的作为,是无为之为,“不争”是一种态度、境界。“无为”或“不争”都不是目的,治理的最终目的在“和”。如果说无为乃无违、非无为、乃奇为,不争可以理解不为小私为动机的为名、为利、为欲、为得妄争;以天下大公为目的的重道重德重民重治的奋争;以德行、策略、方式的用智、用奇、用谋的善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