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民先生在其散文集《书巢漫笔》中有一篇文章谈到青年人与马克思主义,讲的十分精辟,“对于马克思主义,青年人的‘不屑一顾’,相当程度出自所谓‘逆反心理’,是浅薄;而把马列著作当成‘圣经’,不得更易一字,是愚顽。两种态度都从各自的极端糟踏了马克思主义”,我对陈老这句话十分有感触,在我看来,当我们身处不同的年龄段时,读马克思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马克思的文字和思想始终在给人们指引着他的方向,始终是我们的“同代人”,而热爱马克思的最大理由并不是因为马克思将世界的构造明确地阐述给我们,也不是他们给我们指明了如何构建没有阶级的社会,而是读过马克思之后,你会明白自己的问题必须由自己来解决,那么如何自己来解决问题,这也正是我们青年人去读马克思的意义。
其实去看关于马克思的传记或著作、文章,你就会发现马克思在青年的时候,就已经对于贫穷、阶级、剥削、商业等方面有着深刻的见解,30岁之前,便写出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宣言》、《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
在青年时期的不断总结,使得社会主义在19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成为了一种众所周知的政治学说,而马克思将先前存在的思想进行整合,也并非创造出新思想,他的理论体系吸收了很多哲学家的思想,比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法国政治学家卢梭、英国政治学家亚当·史密斯等人的思想,然后取其精华。
在25岁时,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提出,“理论”绝不是无力的,它如果能够抓住人心,就可以成为改变社会的力量。理论必须抓住事物(近代社会的结构)的根本,必须能够明确地揭示社会变革的内容。 掌握这些理论并采取行动,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些行为的主体,正是近代产业催生出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40239/
同年,马克思又写出了《论犹太人问题》,提出了“类存在物”,而“类存在物”指的是“现实的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将抽象的公民重归于自己”的一种状态。市民社会中的“公私混淆”只是指“公服从于私”,与之相对,“类存在物”可以被认为是公私合二为一的状态。马克思认为,当人们不再优先考虑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用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的热情,去关心邻居的幸福和利益,成为这样的“类存在物”时,就完成了“人类的解放”,我虽然很认同马克思的这个说法,但这确实是很难实现的目标。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23308/
到了26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先前的哲学家只是在努力解释世界,而他们二人所做的努力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里提出了“异化论”,比如这段“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这绝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异化论”的出发点并非“自己的悲惨”,而是接触到“他人的悲惨”经历。马克思并不是主张“把我们从异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是主张“将他们从异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是我们应做的工作”。正是源于这种人格魅力,马克思主义才能够经得起历史风雪的洗礼,延续生命直至今天。
到了28岁,马克思写出了令人惊叹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作品里,马克思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变成了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因为在这部著作里马克思深刻阐述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而历史唯物论不是探究人类社会某一部分(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学问,而是以人类社会整体为对象,从“唯物论”的立场去探究人类社会历史(变化)以及构造(结构)的学问。这是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要的理论要素,马克思在这部作品中还写出了我特别喜欢一句话 —— “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人是什么,不是由这个人是“什么”来决定,而是取决于他“生产什么,怎样生产”,这句话确实足以总结基本的历史唯物论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还提出了自己心里的人类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天啊,每次读都让我战栗,而在后来,包括教员毛泽东在长征时期的时候,面对当时的恶劣的处境和贫瘠的资源,毛泽东也曾说,“理想的人应该是将“工、农、商、学、兵”集中同一个人身上,这无不有着那句话的影子,马克思这段话里他更想说明的是,我们要做一个多样化的“人”,或者说,做一名终身学习者(是需要实践的学习者)。而很多历史唯物论的书籍大都没有告诉读者“这样理解的方法是正确的”,而是没有过程直接得出结论,但《德意志意识形态》则不同,其中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十分清晰的,也能看到马克思在写这篇文章的痛苦思考与渴望追寻,导致这部作品里虽然马克思的阐述有些复杂和繁重,但足以让我感受到马克思在与人们生活的现实作斗争,并试图对现实全体进行考察的奋斗姿态,这更是一种直面现实的气魄,挑战当世的哲学家们,试图超越他们。试问人类千百年历史上,又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气魄与胆识能做到呢,要知道,这时候的马克思才28岁。
到了29岁,此时的马克思已经在不少文章中对其观点进行了完善,其中就包括旨在阐明共产主义的价值体系和政治规划的伟大的《共产党宣言》。在《共产党宣言》的开篇中,马克思就提出所有的历史变革都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不断斗争的结果,而经济则是这种斗争的根源。早期的历史研究强调个体英雄和领导人的作用,或某种思想的作用,但马克思却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一连串的群体斗争上,包括早期奴隶主和奴隶之间、中世纪地主和农奴之间,以及现代雇主和受雇者之间的斗争。他认为,正是阶级之间的斗争激发了变革。
在宣言中马克思说道,社会在直接斗争中分化为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在法语中国意为一个拥有财产、地位超越一般民众之上、拥有并自主经营的商人。马克思认为,美洲的发现和殖民化、印度和中国市场的打开,以及交易商品数量的增长使得19世纪中期的商业和工业得以迅猛发展。手工业者生产的商品已不能满足新兴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工业制造体系取代了他们的位置。即宣言所说,“市场保持增长,需求一直不减”。
需要说的是,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的前辈黑格尔,黑格尔认为现实并不是一种事态,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他认为,变化的产生是由于任何思想或事态(即“论题”)都包含一种内部矛盾(即“反题”),而这种内部矛盾最终会催生变化,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思想或新的事态(即“合题”),这个过程被称为辩证。黑格尔认为,我们永远无法感受到世界万物原有的状态,只能感受到它们呈现给我们的状态。对他而言,存在主要由思想或精神组成的,因此,历史进程经过无数的辨证循环,其本质就是趋向于一种完全和谐状态的精神(或者说“感性”)历程,但黑格尔和马克思在这一观点上却大相径庭。马克思坚称,历史发展到最终的没有冲突的状态后,并不会达到黑格尔预言的精神极乐状态,而是呈现为一个完美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人都在为社会的整体幸福而和谐地工作。
在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上,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控制着整个贸易过程,他们“除了赤裸裸的利己主义和冷冰冰的现金支付之外”,与人民没有丝毫联系。人民本应该因自身价值而受到尊重,但资产阶级却“把个人价值等同为交换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甚至情感价值都被他们弃之不顾,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是“赤裸裸的、无耻的、直接而残酷的剥削”,本应受到保护的人民自由被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不合理的自由-自由贸易”。马克思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令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从事劳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消费,以阻止富人剥削穷人。
早期的人类一直致力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必需品,比如衣服、食物和住所等,但随着早期社会的逐渐形成,人们之间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当人们进行商品或者劳动交换时,亚当·斯密所描述的“契约生产”也就应运而生了。马克思赞同斯密的观点,认为这种交换体系导致人们的劳力专门化。但是马克思指出,这种新的专门化(或“工作”)也对劳动者本身进行了定义。一个人的身份是农业劳动者还是继承地主,决定了他们在衣、食、行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与谁分享利益,又与谁存在利益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的社会经济阶级分化开始产生,不同阶级间陷入斗争之中。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历史上有四大阶段,他认为这四大阶段建立在四种不同的财产所有制基础上,即原始部落的共同财产制、古代公社及国家所有制(在该体制中,奴隶制和私人财产所有制开始产生)、封建或庄园财产所有制,以及现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所有制。每种阶段代表一种不同形式的经济体系,或者说是“生产方式”,并且不同阶段之间的过渡也会因暴风骤雨般的政治事件(如战争和革命)而载入史册,同时,一个统治阶级被另一个统治阶级取代。《共产党宣言》通过解释各个社会、各个时代的财产所有制而使得这种思想广为人知,从而令我们能够抓住社会关系的关键点。宣言也让我看到真正的革命宣言不会使用宣扬“憎恶”和“破坏”的语言,而是以“友爱”的词语来结尾。这种人性的姿态让马克思远远超越了19世纪、20世纪无数平庸的革命家。
马克思还认为随着社会财产体系的改变,其“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等)也会随之改变。这些改变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可以提升统治阶级的价值和利益,同时转移人们对政治现实的注意力。然而,即使是统治阶级也无法决定社会事件和体制。黑格尔说过,每个时代都会受其时代精神的影响,马克思也同意这一观点。但是黑格尔认为,时代精神取决于一种与时俱进的“绝对精神”。马克思却认为,时代精神由一个时代的社会和经济关系所决定,进而决定个人和社会的思想或“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不是人民为时代贴上特定的标签,而是时代造就了人民。马克思从精神到社会经济方式等方面修正了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修正的过程中,他也受到了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传统宗教从理性的角度而言是错误的,因为其不能通过任何推理方式得到证实,这种宗教是造成人们悲惨命运的原因所在。他认为,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然后将人类的所有高尚品质放到神的身上,然后创建了宗教。比起现实世界,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些“幻境”。人们总是喜欢拿自己跟神灵进行不切实际的对比,从而变得失去本性,忘记了神是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马克思同意这一观点,他也认为,人们之所以依附于宗教,是出于对一个没有经过梳理的世界的渴望。但他认为,这并不是因为某个全知全能的神在施加法力,而是受日常生活的物质现实所迫。马克思的观点不仅是对宗教的否定,更给社会和政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学习马克思,其实不光是需要关注结论性、论断性,也要学习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就如同马克思在1877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所说,“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一一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但是我要请他原谅。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所以在马克思的书信、手稿、著作里,我们会认识到一个道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不会崇拜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在他的思想里,主要想教会我们两个东西,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外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什么东西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事物有好的一面就必然有坏的一面,我们要辩证的去看待这个世界,而这个辩证同样也要用在马克思主义上,绝不是盲目的崇拜和推崇。
而当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尝试分析这个世界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得出的结论和马克思是一样的。所以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信奉的永远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我们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终得出的真理,只不过这个真理的名字恰好叫做马克思主义,仅此而已。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所有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会互相称呼对方为同志的原因。
接着,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马克思的思想不一定就全是真理,他是要和我们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的。而先辈们正是明白、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套深层意义后,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近代以来的战争和欺压,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
作为青年人,或许我们未来面临的问题也是全新的、富有挑战的,而如果我们不看书,不去接触社会,又怎么能发挥这种思想的伟大力量呢。
作为青年人,如果有一天你对现代政治感到厌倦;如果有一天你问自己,为何到哪里都找不到真正的爱情;如果有一天你问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赚钱、出名、攀比和支配他人的欲望;如果有一天发生了“人生和我们的世界究竟有什么意义”的疑问,不妨就去读读马克思的书吧,去“咀嚼”,去仔细回味,感受马克思年轻时的思想,感受他对社会改革的热情,无所畏惧、勇于挑战,以及永不满足已处的高度和不断前进的活力,来磨砺你的才智,带给你无限的动力,从他的文字中感悟他的思想,因为他本就是为你而写。
鉴于发现个别公众号搬运本站内容较为严重,我将逐步迁移本站内容至公众号,方便日后作证使用,也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