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悲剧

哈姆雷特的悲剧

提起哈姆雷特,人们总会想起那句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这句话并不是莎士比亚说的,至于出处,在过去的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后经现代学者考证,这句话出自美学大学朱光潜,大概是朱光潜先生参照了自己喜欢的美国哲学家爱默生于1841年出版的《随笔第一集》一书中的一句话,在这本书中,爱默生首次写到“一千个眼中有一千个维吉尔”(维吉尔是意大利诗人),而朱光潜先生便是根据这句话改写而来的,借此来表达自己在美学研究上的差异性观点(出自朱光潜先生论文《哲学研究》)。而朱光潜先生大概率也没想到“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够被后世人们如此滥用,导致后世人们对于文学作品常常陷入解读的虚假民主,但也确能看到朱光潜先生对于莎翁作品的喜爱。

《哈姆雷特》作为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公认巅峰之作,朱光潜先生曾在欧洲期间对莎翁悲剧有过非常深度的研究,并写出了著名的《悲剧心理学》,而现在人们谈到悲剧的时候,《哈姆雷特》可以说是必读经典之一,因为后世有着太多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技巧,其中主角哈姆雷特也绝对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神奇的角色,他并不真实,每个人读完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他是陷入疯魔的复仇王子,有人说他是富有思想的哲学王子,也有人说他是一个能屈能伸的英雄,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懦夫。而这,正是哈姆雷特这位故事主角的神奇,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人们在书中看到了自己,而在剧情上,虽然看上去复仇,但实际上并不是在说复仇。

在中世纪的丹麦王国,主角哈姆雷特是国王老哈姆雷特的儿子,成年后外出到德意志求学。某天哈姆雷特突然被告知自己的父亲意外身亡了。他火速回到丹麦,惊讶地发现老哈姆雷特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叔叔克劳狄斯,已经坐上了王位,并成为了新任国王,还将要迎娶王后,也就是哈姆雷特的母亲为妻。哈姆雷特的内心对这样的乱伦关系难以接受,同时也对父亲的突然死亡抱有极大的怀疑。

这时哈姆雷特的儿时好友霍拉旭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霍拉旭告诉他自己遇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在露台上遇到了一个全身身着盔甲的鬼魂,长得与老国王非常相像。当天晚上霍拉旭带着哈姆雷特见到了鬼魂,那鬼魂说自己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同时还告诉了哈姆雷特自己并非意外身亡,而是被新国王克劳狄斯毒死的。鬼魂要求哈姆雷特一定要为自己报仇,但是绝对不能伤害王后。哈姆雷特听完后心中满是愤恨,他的内心被复仇的怒火占满了。但哈姆雷特并未失去理智,他对鬼魂的说辞仍有一定的怀疑,万一这个鬼魂是假的,万一这个鬼魂是魔鬼假扮来欺骗我的呢?

所以这时他做了两个决定,第一是在所有人面前装疯卖傻,让国王放松警惕。这里要提到两个重要角色,大臣波洛纽斯还有其女儿奥菲利亚。哈姆雷特本爱着奥菲利亚,但波洛纽斯却以两人身份不符为由,禁止女儿和哈姆雷特恋爱,并让奥菲利亚去试探哈姆雷特是否真的发了疯。哈姆雷特于是顺水推舟,装作为爱疯狂的样子,骗过了大臣波洛纽斯和叔叔克劳狄斯。

而第二个决定则是他打算去试探叔叔克劳狄斯,他让一个戏班子在这个国王叔叔面前上演了一出戏码,在戏中还原了叔叔克劳狄斯毒杀了老哈姆雷特的场景,以此来看看克劳狄斯是否会有所动摇。果然,叔叔克劳狄斯在看到这出戏后大惊失色,在众人面前愤而离去。哈姆雷特于是确信了鬼魂的说辞,他跟着克劳狄斯来到了教堂之中,发现克劳狄斯正在向上帝忏悔。哈姆雷特本想就此杀了他为父报仇,但是转念一想他现在正在忏悔。如果现在杀了他,上帝就会宽恕他的罪行,他就会因此得以上天堂,这不是哈姆雷特想要的。于是他决定要等他在行恶之时再把他杀掉,让他永世沉沦在地狱之中。

之后哈姆雷特去到了母亲的房间,把竟然改嫁仇人的母亲痛斥了一顿,并且告诉了母亲事情的真相。这时哈姆雷特发现幕帘后面有人在偷听,他立刻拔剑把这人刺死了。随后他才知道原来是大臣波洛纽斯,但也因此给了叔叔克劳狄斯一个好机会,他顺势以哈姆雷特发狂杀人为由把他送往英格兰,并暗中写信串谋英格兰国王想把哈姆雷特杀掉。结果幸运的是,哈姆雷特在去往英格兰的船上遭遇了海盗,并被海盗俘虏了,这反而让他后来得以辗转回到了丹麦。

另一方面,奥菲利亚在父亲死亡后陷入了癫狂,跳入池中溺水而亡。他的哥哥雷欧提斯从法国回到丹麦后,得知父亲和妹妹都因哈姆雷特而死,发誓要报仇。他和国王克劳狄斯一拍即合,两人密谋让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武决斗,同时在剑上涂抹毒药,在决斗中杀死哈姆雷特。很多的国王觉得这样还并不保险,又配置了一杯毒酒,打算让哈姆雷特在比武的时候喝下,以绝后患。而这时王后似乎在暗中听到了两人的谋划,终于故事来到了最后的高潮。

一开始哈姆雷特在决斗中占了上风,叔叔克劳狄斯佯装为他庆贺,把毒酒递给了他,但王后突然抢下了毒酒,一口喝了下去,毒发身亡。而决斗中的两人打得火热,互相都被沾有剧毒的刺剑刺中。中了剧毒的雷欧提斯在临死前把国王克劳狄斯的阴谋全部说了出来。看到母亲死去,加之得知了自己中毒,命不久矣的哈姆雷特愤怒的冲向叔叔克劳狄斯,用带毒的刺剑把叔叔克劳狄斯刺死了,最后主角哈姆雷特躺在好友霍拉旭的怀中缓缓的死去,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在书中,哈姆雷特首先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沉思型的人物,他似乎有着能够洞悉一切的能力。初登场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意味深长。在叔叔克劳狄斯亲切的称呼他为“my cousin hamlets ,and my son(贤侄哈姆雷特,我的儿子)”的时候,他就一针见血的指出“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贤侄哈姆雷特,我的儿子)”这里不仅是漂亮的押韵,还隐藏着双关。“kind”不仅有友好、宽容的含义,还有种类的意思。而哈姆雷特借着这个双关,表明自己与叔叔绝非同类,暗谈着他对这种既是侄子又是儿子的乱伦行为的强烈不满。在鬼魂处得知父亲死亡真相后,哈姆雷特又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稳重和审慎。他并没有完全相信鬼魂所言,一面装疯卖傻,一面谋划着戏中戏试探克劳狄斯验证鬼魂的说法。在这之后,一段传世数百年、被无数人争相解读的独白,则引出了他对生与死、对抗争与妥协的思考,展露了他内心的彷徨、不安与犹豫。

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And by opposing end them?(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清扫,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哈姆雷特的这种犹豫一直持续到了故事的结尾。他曾经有机会在教堂中把正在忏悔的叔叔克劳狄斯直接杀掉,却一再犹豫。直到最后叔叔克劳狄斯的罪恶终于公诸天下,自己也身中剧毒,命不久矣时,他才终于奋身而出,与狠毒的国王同归于尽。

你说哈姆雷特是英雄吗?

他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让自己的复仇付出了不可挽回的代价。

你说哈姆雷特是懦夫吗?

他敢爱敢恨,行动果决,试探国王克劳狄斯、杀波洛纽斯、偷换英格兰国书,每一个行为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智慧。

歌德与柯勒律治曾对哈姆雷特的形象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歌德认为哈姆雷特的灵魂过于脆弱,根本无法担起时代赋予他的重任。柯勒律治却表示,哈姆雷特被刻画成他那个时代最勇敢的人之一。

所以正如文章开头时所说,哈姆雷特实在是太过于复杂了。著名评论家马克范杜伦就曾这样写道,“我们不知道哈姆雷特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只能知道他在行动,我们既不能理解他,也不能怀疑他。而恰恰因为它是真实的,所以它才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我们不知道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因而只能静观其存在”。

在某种程度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已经超出了一个虚构人物所能承载的范畴。另一方面,从创作的角度来看,莎士比亚显然就是故意用模糊的叙述手法来刻意塑造一个这样复杂和多样的角色。

以书中那句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为例,这段独白在莎士比亚界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是“生存还是毁灭”论,一种是“抗争还是罢休”论。前者认为哈姆雷特在说这段独白的时候是在思考着是否要自杀,这也是目前学界和大众普遍认可的解读,中译本《哈姆雷特》几乎都采用了这种解读来翻译。而后者则认为哈姆雷特在思考是否要继续这个复仇计划,这个解读目前并非主流,但也能自圆其说。

在我看来,莎士比亚是故意使用“to be”这样语义含糊的词语来保持隐喻的不确定性,它颠覆了常规叙述手法中确定的单向思维,既展示了哈姆雷特内心复杂的思绪,也玩弄着读者因习惯而养成的解读倾向,让哈姆雷特的内心所想始终笼罩在黑雾之中,让大家费力去猜测、解读,却永远不可能得出一个确定的、无可争议的答案,这或许正是“莎剧”的魅力所在。

哈姆雷特说这句话的时候,可能真的有想过自杀,可能只是在思考是否要继续抗争还是要罢休,也可能两者皆有之,谁知道呢?这种特殊的叙述手法贯穿了整部《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从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全部心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想复仇?他的复仇计划是怎么样的?复仇过后要怎样收拾局面?不仅是剧中人,我们剧外的读者也一无所知,只能透过他隐晦的台词去推测一二。想到这里,我仿佛听到莎翁的声音在笑着说,你们猜去吧,解读去吧,但我就是不告诉你们,很多人会认为哈姆雷特就是一部简单的复仇戏,甚至曾经还有王子复仇记这样的别名,但事实上,如果你真的认真看完哈姆雷特的故事,你肯定能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他绝不是一出复仇戏这么简单。

在这篇3万字的故事里,哈姆雷特的内涵与主题之丰富,足以让人惊叹,也让很多后来的作家们不断地剖析学习,它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生死、宿命、复仇、善恶、情爱、背叛等等,这里面每一个都是触及人类灵魂深处的永恒主题,每个主题单独拎出来都可以自成一个故事,但却能够杂糅到深刻且直击人心,纵观历史,或许也真的只有莎士比亚能做到了。

如果说要在哈姆雷特的这么多主题中选出一个终极主题的话,那或许是人性之恶。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首,《哈姆雷特》结局无疑是相当悲惨的,以哈姆雷特、国王克劳狄斯、王后、奥菲利亚、波洛纽斯、雷欧提斯六位主要人物的全部身亡而完结。

莎士比亚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这出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是哈姆雷特犹豫不决的性格吗?是当时黑暗堕落的社会吗?是莎士比亚悲剧中无处不在的宿命吗?

好像都是,又好像不完全是。

著名学者布拉德雷就认为,“在莎士比亚悲剧中,产生痛苦和死亡激变的主要根源决不是善,因为善只是由于它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同它的对立面悲剧性地纠集在一起,才促成了激变的产生。正相反主要根源在每桩事例中总是恶;更有甚者(虽然人们对此好像不太注意),几乎在每桩事例中,它总是地地道道的恶,不是略有不足而已,而是彻头彻尾的恶行”,也就是说如果在莎士比亚悲剧中真的有所谓宿命,真的有一个主宰一切、至高无上的力量存在着的话,那就是恶,是人性中潜藏着的恶。

人性之恶在哈姆雷特中是无处不在的,篡位的克劳狄斯自不必说,就连一向被认为是正面人物的哈姆雷特和两位悲剧女性王后葛特露德和奥菲利亚身上都潜藏着不同程度的恶。哈姆雷特之所以延宕、犹豫不决,就是他的人性中多疑、忧虑、懦弱的部分导致的。

他不仅要复仇,他还要思考死后世界,还要重振乾坤,这让他陷入了痛苦崩溃的境地。王后和奥菲利亚的悲剧则源自于其人性中软弱,还有对感情过度执着的部分。这让他们一个被迫改嫁,并最后为儿子挡下毒酒,一个被迫放弃爱情,最后为父亲的死陷入疯狂。但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即使是恶,在他的笔下似乎也并不完全让人讨厌。哈姆雷特虽然多疑懦弱,但他的意图和行为,让我看到了对欲望的对抗,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不应具备的理性,此外他的挣扎,他的责任感都让人感受到哈姆雷特那深深的魅力。而两位女性虽然被动,虽然对感情过度执着,却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她们对亲情的尊重。

在上帝看来,人在偷吃禁果的那一刻起,就是偏离神域,就是身怀罪恶。《新约罗马书》中曾写道,“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都没有”,但是在我们人自己看来,像哈姆雷特这样的人,反而才是真实的、可爱的人。换句话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懦夫,而我们一生都在与这个懦夫斗争,心底的懦夫告诉我们,前方路途上有着彻骨的风雪,冻入血骨的寒冷会击穿我们的意志,甚至是道德。难道我们不会陷入迷茫、犹豫、挣扎、反抗吗?这正是人啊,时而强势,时而软弱,时而果断,时而犹豫,时而奋勇向前,时而畏缩不前,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常有的状态吗?

而如何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更是莎士比亚贯穿四大悲剧的主题,但有趣的是,四大悲剧没有一个人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但唯独哈姆雷特看穿了这一点,如果要把命运控制住,就要动用理性。但他并不知道理性是什么,该怎样做,所以他的行为总是充满着矛盾与混乱,因为理性的构成本身就是复杂的。

无怪乎有这么多评论家认为哈姆雷特是一部人文主义戏剧的典型,它描绘出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挣扎求生的光景,它触及到了人类灵魂最深处的神圣与黑暗。

它告诉了我们,人不仅仅有着闪耀的神性光辉,也有着堕落不堪的人性缺陷。

它告诉了我们,当人们知晓死亡是绝对真理的时候,重要的并非是结果,而是我们的选择和姿态。

愿诸君勇敢的把握命运吧!

image.png
Some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