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危素 | 大梓

话说朱元璋攻克北京后,得元十三朝《实录》,于是诏修《元史》,而且非常着急,为什么呢,在仓修良教授的《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中,曾描述过当时的形势以及朱元璋迫切下诏修《元史》的心态:

“洪武元年(1368)八月,明兵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妥惧贴睦尔率后妃太子仓惶出逃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以时势而论,元朝败亡虽大局以定,但扩廓帖木儿拥兵山西,李思齐、张良弼等盘踞陕西,纳哈出据辽阳,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割据云南,特别是扩廓帖木儿拥兵数十万,对刚刚建立的明王朝威胁极大。中原之地,虽经明兵北伐次第攻克,但眷恋前朝的蒙古、色目、汉族地主贵族及前元官僚不在少数。明太祖朱元璋担心残元势力卷土重来这是很自然的。于是,发动一场宣传元朝已亡、九州统一的舆论战、心理战和政治战,实在是时局的需要。”

在《明太祖实录》中,朱元璋还对负责修史的左丞相李善长有一段“指示”:

元初君臣朴厚,政事简略,与民休息,时号小康。季世嗣君荒淫,权臣跋扈,兵戈四起,民命颠危。间有贤智之臣,言不见用,用不见信,遂至土崩。其间君臣行事有善有否,贤人君子或隐或显,其言行亦多可称者,尔等务直述其事,毋溢美,毋隐恶,以垂鉴戒。

意思就是说,元朝建立初期,君主和臣子谦逊而诚恳,处理政务的方式也简明扼要,让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个时候被誉为小康时代。可是到了后期,接任的君主放纵不羁,手握权力的臣子专横跋扈,战乱频发,老百姓的生命处在极度危险之中。偶尔出现一些既贤明又睿智的臣子,他们的意见却得不到采纳,即便有所作为也不被人信任,最终导致国家的土崩瓦解。在那个时期,君臣的所作所为有好有坏,隐退的贤人君子和显赫一时的贤人君子的言行中,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你们在记录这些事情的时候,务必要如实直书,不要过分渲染好的一面,也不要隐藏坏的部分,这样做可以给后人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教训。在修《元史》上,朱元璋是个讲道理的皇帝。 而元的《实录》的得以保存,还要归功于元代老臣危素和那个很重视史料的神秘和尚大梓。

《明鉴》记云:先是,元都破,元翰林学士承旨危素趋所居报恩寺,将入井,寺僧大梓力挽之,曰:“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素遂止。兵迫史库,往告镇抚吴勉,辇而出之,元《实录》得无失。

元朝的首都被攻破了,元朝翰林学士承旨危素赶回了他所住的报恩寺,打算跳井自尽。寺里的一个名叫大梓的和尚用力把他拉住,对他说:“国史的事情除了您没有人了解,如果您死了,那就等于是国史和您一起死去了。”危素听后便没有自尽。当兵乱逼近历史文献的存放之地时,他赶快去通知镇抚吴勉,吴勉派车来将历史文献搬运出来,因此元朝的《实录》得以未遭破坏。所以危素保全史料之功不可小看,否则朱元璋诏修《元史》也便成无米之炊。不过,危素并未因此而有个好下场,结局是很凄凉的:

……及素至京,授翰林侍读学士,年已七十余。一日,帝御东阁侧室,素行帘外,履声橐橐然。帝问:“谁也?”对曰:“老臣危素。”帝哂曰:“朕谓是文天祥耳!”御史王著希旨,论素“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诏谪居和州,守余阙庙,岁余卒。

危素一到京城,就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读学士,那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一天,朱元璋在东阁的侧室处理政务,危素站在帘子外面,走动时脚步声清脆。朱元璋问:“是谁?”危素回答道:“是老臣危素。”朱元璋笑着说:“我以为是文天祥呢!”御史王著依附朱元璋的意旨,上奏说危素“是亡国之臣,不应该在朝廷作官”。朱元璋就下旨将他贬到和州去守余阙墓(余阙是元统初进士,累官参知政事,死于陈友谅之难),危素在那里居住了一年多,然后去世了。

为什么危素说了句“老臣危素”就被贬呢?关键就在于危素老挂嘴上“老臣”的“老”字,让朱元璋多想啊,认为他这“老”啊“老”的,是不是“老”在前朝啊,我才刚建国没多久你就老臣了?朱元璋在危素走前还用了“危不如象”的事情羞辱了危素一番。“留用人员”终是矮人一头,值得肯定的是,危素保护元史的资料是功不可没,若当初跳了井,元史中怕是多了不少悬案。而老人就是历史,有的人脑子里装了许多违碍的故事,人一死便都带到棺材里去了。“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保留下来的历史永远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信史,有的可能去事实十万八千里,甚至相反。不过,危素保存下来的《实录》就果然是“实”录吗?

那个把危素从井沿拉回来的和尚大梓实是关键人物,也很神秘,大都陷落前夕他始终隐显于文人间,比如至正二十八年三月,张翥死,大梓给办理了后事;五月十一日,廼贤中风死于京东军前,大梓竟也始终在场;八月二日,黄冔两次投井,以身殉国,居然是“同知漷州事陈介、北山僧梓共营葬事,以其月某日瘗于西山,且刻石记之。”到了八月三日,报恩寺僧大梓以保存国史的理由,救危素于井栏前。也不知道后来这个和尚大梓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