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通讯 No.96 Jaron Lanier

Jaron Lanier 出生于美国纽约,计算机科学家、音乐作曲家、思想家,2010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影响力人物,13岁入学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主攻数学符号语言和计算机编程,最著名的称谓大概就是“虚拟现实之父”,现在微软任架构工程师。

Jaron Lanier在 1970 年代就萌发了“虚拟现实”的概念,他说:

“当我年轻时,我卖出了第一套虚拟遥控手柄,并且创造了“虚拟现实”这个术语。几十年后能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喜欢,甚至连产品都出了,价格也更加亲民,我也感到很兴奋。预计明年会迎来产品爆发期。我总是对人们说:“尽情地尝试吧”。虚拟现实产品是一种体验,很难描述出来。当戴上特殊的设备,你就置身于那个世界之中,整个体验都是三维的。通常我会将它比作自行车而非过山车,因为它不会主导你,而是你去控制它。你处于一种清醒的状态中,它不会让你像嗑药一样产生幻觉。它们就像极具 60 年代风格的隐喻: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真,只要你采取行动。设计这样的程序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比制作视频游戏要还要辛苦,因为任何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这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对我来说,虚拟现实并不是现实世界的替代品,这不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还不完善。它是一种艺术形式,歌颂人类特有的感知能力:我们的大脑、神经、身体和感觉器官,它是享受感知奇迹的一种方式。我再给举个例子,当你拿起电话,对着听筒说话,仿佛能和电话对话,就像人和机器之间没什么差异。但在虚拟现实里,这个技术传递的信息正好相反,你处于一个想象的世界空间里,你可以是在一颗外星球上,你的身体会变,所有东西都会变,但是你仍在那里,还有一种东西保持不动的,是什么?是你的意识。虚拟现实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意识的真实存在,要证明你和机器是不同的。事实上是虚拟现实技术让人类体验、进入到自己的意识里。这恰好跟很多数字技术形式是相反的。”

我们暂且不谈 Lanier 是否是 VR 技术之父,但他在 VR 技术领域的中心枢纽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作为计算机科学家兼作家和音乐家,Lanier 最知名的还是他研发和推广了 VR 技术。他于 1984 年创立了第一个商业性质的 VR 创始公司,即 VPL Research, Inc.。现年 57 岁的 Lanier 在微软公司拥有研发实验室,主要从事研发增强现实技术(AR)。Lanier参与了微软研究院一些“有趣的未公开项目” —— “一个比空气轻的巨大轨道炮,用来发射飞船”,以及一个“重新定位地震”的推测战略 ,与此同时,还挤出时间来续写他的第一本书《你不是个玩意儿》(You Are Not a Gadget,2010年)。

Lanier 也是一名人文主义者,他对大型技术公司持怀疑态度并且避免使用任何社交媒体。他是全世界最畅销书《谁拥有未来?》和《你不是小配件:一则澄清声明》的作者——这两本书都批判了技术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他认为 VR 技术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改善人际关系,但他同时也警告说,VR 技术也可被用于操控使用者。

Jaron•Lanier 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社区的电话网络出了故障,只要拿起电话就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在电话线交织而成的虚拟空间里,成百个声音交错、盘旋,有的听起来很远,有的听起来很近。“我从来没遇过这样的事情,”Lanier说,一个社会的图景就这样在一个孩子脑海里形成了,“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孩子摆弄着电话,这可比在学校操场的打闹、捉弄文明多了,我们像漂浮在空中,对彼此充满好奇,而我可以同时和他们每一个人说话。”第二天去到学校,没有人谈论头天晚上的电话故障。“我在学校里找来找去,想知道昨天晚上我都和谁说过话。会不会因为连接我们的媒介不同,所以我们都改变了?粗鲁的小孩变得有礼貌,人也变得更容易相处。” Lanier 说。

2010年,Lanier入选《时代》全球影响力人物,对此他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这些年以来,诸如此类的荣誉我获得很多了,当然我很感激。但是只有工作本身才是真正值得嘉许的,个人并不重要。” Lanier 13岁进入大学,之后辍学。在硅谷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他曾经在街头卖艺。Lanier 曾经创办的几家技术公司都已经卖给了Google、Adobe,而他现在是微软的架构工程师,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帮微软造点东西。”

e18fae4c54fb8442168781f954ee594e09a83f68.jpeg

另外一家趣事就是,Jaron Lanier的音乐家身份,而且他非常喜欢中国古典音乐,擅长演奏古筝和古琴。Lanier曾说:“很多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民间乐器非常有特点,我自己特别喜欢演奏古筝和古琴。最近我还在一个音乐会上演奏过一种刚刚制作出来的38管的笙,简直太棒了,这是让人匪夷所思的美妙乐器。”不仅是中国,Lanier 对来自亚洲的管弦乐器都非常喜爱,拥有超过1000件的乐器收藏。

关于 Jaron Lanier 的片言片语

  • 网络正在培育一种新的社会契约。这个契约鼓励作家、新闻工作者、音乐家、艺术家把他们的智慧成果和想象力以碎片的方式在网络上派发,他们却无法获得报酬,Google 和 YouTube就是这些碎片的整合器。这些公司通过把碎片推向消费者而获得广告收入,而这些钱不会分到创作者手中。事实上,这样的碎片越多,增值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电影会被切分为若干章节,重新编辑后,在每一段加上有趣的旁白、画外音,吸引数以百万计的YouTube的观众。“如果只有新闻工作者或者音乐家受到了冲击,虽然也是巨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去修正,比如说用非营利组织来支持他们的工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影响到的是每一个人,我们没有更多利用自己的头脑创造财富的机会,我们都会越来越穷。”Lanier说。
  • 新技术如何改变社会或个人呢?我确实有所担忧,比如,担忧新技术会导致消极后果。但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技术,每一种技术都会有负面效应,几千年前就是如此了。比如当你发明一种新的食物,人类开始逐渐依赖它,这也许同时会导致不久后 的一场饥荒,因为食物的增加导致人口膨胀。人们总会遇到新的问题,但幸运的是,新问题会越来越容易解决。虚拟现实技术不可能是完美的,它更像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有人担心它会让人上瘾,但我还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看到当人们在玩视频游戏的时候,他们静止不动,专注其中,像僵尸一样,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的确会上瘾。但虚拟现实中你是活跃的,可以来回走动。从某种层面上说它更像一种运动,使人们活跃起来,而不是仅仅坐在那里。就这一点来说,虚拟现实不会像小屏幕设备或视频游戏那样容易让人上瘾,就像一场“白日梦”,身处一个即兴剧场。一切还在实验之中,目前我还想像不出其他潜在的问题,很难预测。如果人们一直担心虚拟现实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会让我很困扰。 你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进行对比,就好比看过水中的倒影之后,你会对真实世界中的美好更加敏感,会发现世界更多的细节。进入虚拟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感知现实世界,这就是虚拟现实之美。
  • 目前硅谷流行着一种新的意识潮流,认为人和机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的进化速度很慢,但机器越来越先进,并最终接替人类接管地球。你也许觉得这种想法有些疯狂,但很多人就是相信“奇点”(singularity),或者 是“超级智能”。有一个名为“奇点大学”的学术机构专门研究这个现象,就读的人还不少。但我觉得这是很消极的想法,因为当你以机器的角度出发而非以人为本的时候,一切就显得很荒谬了。他们将自己所发明的、想像中的事物当作顾客,而非把真实的人类当顾客。这暗示了相当残酷的事情:如今的世界,我们爱孩子,然而在未来,也许孩子和计算机就没有什么区别,那将是一个没有欢乐的世界。我觉得先进的技术非常重要,但同时也不应过度依赖技术,人类始终要保持自己的特征。
  • 网络公司在盘剥“农民阶级”,即社交媒体用户,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如何陷入圈套,而对于保持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蓬勃发展的中产阶级至关重要。“普通人‘分享’信息,给网络精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但即使是这些精英,最终也将受到盘剥。
  • 目前科技行业的部分亿万富翁,不仅在硅谷,还有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俄罗斯,资助一些项目开发长生不老的技术。与此同时,也有人在开发模拟人死后复活的技术(三维全息成像),例如美国政府就资助一些项目,让牺牲了的士兵“复活”,这样他们就能与家人团聚,就像《阿凡达》那样。有些歌星去世后,人们用全息投影技术让他们重返舞台。这样下去世界将会是这样的:普通人通过某种电脑程序“复活”,而极少数的富人则可以永生。对于永生者,撇开道德与公平的批判,届时科技的进度会停滞,因为全世界都是老人,他们不再有新鲜的想法,创造力就此消失。尽管人的肉身还在。但人类已经处于末日。这应该就是最坏的预期了。
  • 如果你要当一个绝对论者,你就肯定当不好技术专家。
  • 我希望互联网的商业成功是真正生产性的
  • 不要被“形式上设计得灿烂迷人的认知浪费”所迷惑。
  • 像一个公民一样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成就,而不仅仅是因为你的声音能被别人听到,就把发表意见和言论变成自动化的反应,像电话答录机一样。
  • 当一群人在网络上结成帮派,对某个可能做错事的人进行报复和攻击,他们的做法也让自己丧失了尊严。
  • 中国和美国对未来财富增长方式的决策在短期内是可行的,但迟早需要改变。美国现在有一种倾向,可以放弃制造业,通过知识产权来创造财富,比如说通过版权和专利;而中国选择了制造业,对知识产权还不是那么重视。“中国需要回答一个这样的问题:当有一天机器人已经足够先进,可以代替制造业中绝大多数的人类岗位的时候,人们靠什么来赚取他们的收入?”
  • 技术是用来改善与增强,而不是代替。
  • 如果我们任由我们对技术的热爱肆意泛滥,最后干扰到人类彼此的联系,那技术也就丧失了它本来的意义。
  • Lanier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人们对存储在电脑里的信息太过迷信。“当银行家甚至都不知道在真实世界里一笔投资最终是怎么花出去的时候,他们根本没能力做出什么有效的投资。人与人之间的了解才是真正的、唯一的了解。金融危机让我们都看到了,人们不再投资于物理世界中的真实活动,而把投资给了技术手段、数字幻象,失败的结果就是必然。”
  • iPad看上去就是可以完美展现,但不利于创造的产品。它可以把你买来的内容产品完美呈现给你,但是如果你要使用它做点什么,就不是那么方便了。这种设计恰恰是抛弃了对个人计算的最初梦想中最美丽的部分。

Jaron•Lanier对虚拟现实的思考

本段是Jaron Lanier其中一段访谈内容。 UNDARK:你在书中曾提到你不信奉 AI。这是什么意思?

JARON LANIER: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提一下我最重要的导师 Marvin Minsky。我非常热爱我的这位导师,他是 MIT 的教授。毋庸说,关于 AI 我们一直存在分歧。 我对 AI 的看法是这样的:在微软公司,我们拥有世界三大语言互译服务体系中的其中一个。你可以输入某句英文词语或句子而系统会给出德文或中文或其它语种的翻译。让我感到不爽的,是实现语言翻译功能的方式。为了确保服务系统的正常工作,我们不得不每天从实际译者那里搜集上千万条词条,以便于让我们的翻译服务系统可以紧跟时事或诸如此类。我认为,我们提供的服务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很高兴有这种服务。但问题在于:我们所传递出的错误讯息是,我们不再需要这些译者,因为我们创建了一种电子大脑系统来取代他们。但事实是,我们仍然需要这些译者。我们需要从他们那里搜集词条,否则电子大脑系统将无法实现运转。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以这些译者的工作为基础创建了一种新颖的、更加有用的、更好的渠道,让人们可以从中受益,而不是取代了这些译者。为了把关于 AI 的这种思想用作对项目计划的真正用途的一种了解途径,你必须假设你不太需要人类,否则会毁掉你有关创造这种所谓的独立事物的所有幻想。我发现这完全是一个弥天大谎,很丑恶。我是真的不喜欢。所以说,问题不在于编码,不在于工程技术,不在于数学运算,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

推荐阅读:

Jaron_Lanier_in_2010.jpg

VR那些事儿

1935年,小说家斯坦利·温鲍姆(Stanley G.Weinbaum),写了一本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这部小说中,提到了一种虚拟现实的眼镜。当人们戴上它时,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感知里面的角色所感受到的事物,如同真是生活在其中。可以说,他是“VR概念之父”。

image.png

1957 年,这个叫做莫顿·海利希(Morton Heilig)的电影摄影师。他发明了第一个VR设备——Sensorama,并在1962年申请了专利。从外观上看,这套VR设备的设计,与现在的VR眼镜几乎相似。但是,它只拥有立体显示功能,并没有场景追踪功能。也就是说当人们戴着眼镜向左右转头时,眼镜里的场景不会随着视角移动。Sensorama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由震动座椅、立体声音响、大型显示器等组成。

image.png
image.png

它具有3D显示和立体声效果,并能振动和吹风,甚至还可以产生气味,与现在的4D电影体验有些相似。据说Sensorama后来还被引用到了军事领域,帮助空军以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模拟飞行训练。 1968年(第三次工业革命早期),计算机科学家、虚拟现实之父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发明了第一款VR头盔——“达摩克利斯之剑”。

image.png

1965年,伊凡·苏泽兰发表了一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首次描述了把电脑屏幕作为观看虚拟世界窗口的设想,被公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史上的里程碑。他提出要把电脑显示屏作为一个“观看虚拟世界的窗口”。并设想:终极的显示可以是一个房间,用电脑能够控制房间里的一切东西,并且可以逼真到像在现实的场景中。只要适当的程序,这将会创造出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的奇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VR头盔,因为头盔太重,只能依靠器械悬于头顶。又因为其拥有巨大力量但却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被称为“达摩克利斯之剑”。 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技圈开始掀起一股VR热,VR甚至出现在了《科学美国人》和《国家寻问者》杂志的封面上。但在80年代最为著名的,莫过于VPL Research 公司,1984年由VR先行者Jaron Lanier创办。随之推出一系列VR产品,包括VR手套Data Glove、VR头显Eye Phone、环绕音响系统AudioSphere、3D引擎Issac、VR操作系统Body Electric... 并再次提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一词,在当时得到了公众的正式认可。尽管VR设备价格昂贵,但Jaron Lanier的VPL Research公司是第一家将VR设备推向民用市场的公司,因此他被称为”虚拟现实之父“。

image.png

到了90年代。VR眼镜开启了第一次全球性的热潮。1994 年,日本游戏公司Sega和任天堂分别针对游戏产业而推出Sega VR-1和Virtual Boy,引起了不小轰动。因为设备成本很高,并且在当时的环境,似乎太过于超前,所以并没有在市场普及。 2012年Oculus Rift募资达160万美元,之后又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ulus直接将VR设备的价格降到300美元,这使VR向大众视野深深地走近了一步。 2014年,谷歌发布了Cardboard,一种用于智能手机的低成本、需人工操作的立体查看器。 2016年,HTC发布了HTC VIVE SteamVR眼镜,这是头戴式VR眼镜的首个商业版本,它具有基于传感器的跟踪功能,用户可以在空间范围内自由移动。 2017年许多公司都开发属于自己的VR设备,包括HTC,Google、Apple、Microsoft、Sony...

Daniela-VR-2-scaled.jpg

近期读的文章

到底有多少青年人失业?

推荐读读这篇文章原文,这篇文章是清华大学环境资源能源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明远教授写的,写的很好,好到我怕王教授被jin言(笑:))。

王明远教授认为应该从改善民营经济、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环境入手解决就业问题。让我非常有感触的,则是文章最后一句,“一个有前途的社会,必然是年轻人都在积极去创造和实现各种梦想,而不是都在考编的路上。”

“狗屁工作”

看这篇文章,我想起来一本书,是中信出版社出版过的一本叫《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书,结合王明远教授这篇文章,似乎部分人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相对于父母们那个时代的人为了生存工作外,面对现在工作的认知年轻人更多的是迷茫,比如这本书提出“狗屁工作”概念,即当今世界充斥着大量让人趋之若鹜,却对他人和社会毫无意义的狗屁工作,从而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内卷。正是“狗屁工作”的出现和“繁殖”,导致社会出现创造激情确实、经济结构趋向单一、失去增长动力,导致陷入停滞的现状。

这本书推荐序中复旦大学梁永安写了一句话,“这本书想给忙忙碌碌的人们按一下暂停键,在思想的深呼吸中重新打量一下自己的工作,做出新的选择。社会是无数差异性力量的汇聚,一本书不可能改变一切,但只要读者有那么一点点刺痛,这本书也就实现了它的价值。”有时候,真的要好好静下来想一想,认清无意义的工作,获得实实在在的劳动价值,当然,自身实力与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

愿意写作的都是认真思考的人 愿意写作的是愿意交流、追求进步的人 愿意写作的都是不断探究的人 愿意写作的人有更多机会拓展自己的人脉


“最后我想说的是,愿意思考的人很多,很多人比我想得更深入更广阔,但愿意写出来的人不多,这太可惜了。其实写作是个熟练工,哪怕一开始没有感觉,写写就会有感觉的。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认真写作,既为自己营造了高质量的社交,也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四种记笔记的心态

博主Cameron Flint总结了四种记笔记时候的心态,分别是 生产性心态、好奇心态、想象性心态和反思性心态。

如何聪明地做笔记

  1. 写作不是思考发生的结果,而是思考发生的媒介。仅仅多阅读并不意味着拥有更多更好的想法,你必须通过实践来学习,通过笔记写作来整理你的思想和跟踪你消耗的信息。
  2. 把写作当作唯一重要的事情。在获取信息时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会完全改变你与信息的互动方式。你会更专注、更好奇、更严谨、更挑剔。你不会浪费时间记下每一个细节,试图完美记录所说的一切。相反,你会尽可能高效地学习基本知识,以便能够提出开放性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才值得写作。
  3. 创造力不是从无到有,在你知道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之前,你必须沉浸在研究中。你应该很早之前就开始研究,这样当你决定一个话题时,就有更丰富的材料可以使用。这就是为什么外部的笔记系统如此关键,它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外化思想库。
  4. 工具和技巧的价值取决于工作流程,你需要一个可重复收集、组织和分享想法的好的笔记系统,让你剥离复杂和干扰,专注于思考。
  5. 让你的笔记标准化在一个地方积累起来,如同乐高积木一样,可以轻松移动并组合成无数配置,成为你装载思想的集装箱。
  6. 工作只有在接受高质量反馈时才能变得更好,笔记是唯一一种你需要时随时可用的反馈,也是唯一一种你每天刻意练习思考和沟通技巧的方法。
  7. 同时进行多个项目,花费额外时间记录你遇到的最好观点,这将提高你在未来偶遇机会的能力,因为最好的想法常常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
  8. 不要根据知识的来源归档,而是根据他们的去向归档。问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我会想偶然发现这个笔记?” 然后将其归档在正在写的论文、即将发表演讲的会议或与同事正在进行的合作中。这些是具体的、短期的交付成果,而不是抽象的类别。
  9. 尽可能多地投入时间在我们感兴趣的事物上,这是让我们工作持续并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保留互相矛盾的想法,它通常引发新的问题,或开辟新的研究路径。独立思考的真正敌人不是任何外部权威,而是我们自己的惯性。我们需要定期面对我们的错误、失误和误解。

萨古鲁如何养育他的女儿Radhe

我特别喜欢萨古鲁这段话

绝不要仰视任何人,也绝不要轻视任何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如其所是地看一切。只有你如其所是地看一切时,你才能轻松地前行,不是吗?人生也是这样。只有你如其所是地看一切时,你才能不费力地穿越人生。你只需要给到你孩子这个能力就够了。所以,我总是像对待一个成年人那样对待她。从不把我自己凌驾于她之上。这就是我所做的最基本的管理,那就是:她无需仰视任何人,或轻视任何人。只是如其所是地看待一切,只是学会如其所是地看待生命。仰视是一个谎言,轻视也是一个谎言。仰视来自于某种偏见,轻视也来自于某种偏见。能够对待每一个生命、一切,无论它是什么,这是我们的文化,我希望你能了解。无论它……哪怕是一张纸,仅仅是一张纸——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一张纸,你不能踩在它上面,对吗?对不对?你们很多人在你们的家中就是这样长大的。

张一鸣的几条微博

有几条我一直觉得挺不错,分享出来。

  • 做不好的就别做了,要做就必须做到非常好。
  • 练习保持耐心,即使是快节奏和压力的情况下。
  • 谋事不求易成,具备强烈的成功动机和韧性才能成功。
  • 参考别人的意见,只是判断线索,不可作为决定的决心。
  • 与智慧的常见敌人:未延迟的满足感,经验带来的麻痹或恐惧。
  • 乔布斯说stay hungry,我以为饥渴有三个层次:贪婪、成就动机、好奇心 。三者分别关注:瞬间的结果,持续的过程,和远大的未知。三者也恰好对应了三种人:卑劣的投机者,艰辛的攀登者,与幸福的探索者。
  • 应届生应该推崇自信,诚实,努力,相信成功可通过学习和努力获得。别太讨巧,走捷径。事实上面试大多不是因为技能不行,而是人品和性格不行。
  • 一个困扰我们很长的时间技术诡异问题,同事们这两天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分析、求助、排查、尝试终于解决。想起稻盛和夫说的:用尽全力,异常认真,神明就会来相助。其实神明未必相助,但是你会更接近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
  • 互联网让会学习爱学习的人和相反的差距拉的更大,这并不仅限于互联网行业。只不过互联网行业这种趋势先开始而已。现在好多初中生、高中生比大学生、博士生还博学。我见过2个中学生,自己用wiki整理所学过的,自学的各种知识。我怎么生的这么早......
  • 最近重读到稻盛和夫的《活法》,其中提到专注投入,其中举的陶瓷工艺改进的例子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我们做每一件事(写一段程序,写一封邮件,写一个策划)的时候是否在想自己是否投入全力以赴地认真做了,结果真的不一样?请试试:你能有多专注?
  • 执行力到底是什么?说到做到,不找借口,完成别人都能完成的事,而更强的人可以做到,完成别人完不成的事。
  • 关于勤奋,就我所知,罕有成功者不是工作时间极长的:通用电气的CEO每周工作一百小时,坚持了至少十年。巴菲特为了最早看到次日的华尔街日报,经常在凌晨四点去取报纸。勤奋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心理状态:享受挑战极限的过程,保持热情和好奇心,坚持不屑。
  • 加强专注力训练,它是优先级管理的保证,同时持续专注力的一个基础是体力和精力,锻炼修炼。
  •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
  • 人不逼一下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潜力有多大。很多事情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 有人问比尔盖茨:什么是你最大的恐惧?盖茨回答:我最恐惧的是那些正在破车库里没日没夜捣鼓新名堂的年轻人。
  • 将事情做满,还是将事情做好,其实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容易看到将事情做满,但是容易忽略把事情做好。
  • 如果给过去5年的自己一个建议,就是激进再激进一点。

我学到的关于金钱的31个教训

博主 Ryan Holiday 总结的关于金钱与自己的关系,并总结了31条经验教训,推荐阅读。

计算机消失后会发生什么?

当计算机无处不在,人类文明会有什么挑战呢?看看博主 chrbutler 这篇文章吧。

Some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