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斯洛普的《岛》中曾写过一句话,“孤单并不意味着孤独,即使你身处人群里,却可能非常孤独”,仿佛如今孤独已成了常态。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是最孤独的。多数人是独生子女,成长中就缺少兄弟姐妹甚至父母的陪伴,长大后多数人又要面对高楼林立的都市讨生活,能参与的线下社交活动也不多。长时间的独处,让很多人觉得每个人都是泛泛之交,甚至是毫不相干的单独个体。在社会可预见的未来中,个人的孤独已成大事。
可孤独是什么呢?是痛苦麻木,是自我陶醉,还是个人的广阔小宇宙?孤独并不是完全负面的。你或许在深夜里黯然神伤,思考为什么身边没有人理解自己,但内心的空虚并不来自他人,而是自我意识的不够丰满。没人能轻易击溃一个内心富足的人,也没人能完全拯救一个空虚的灵魂。如纪伯伦所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若你早早就感到了孤独,说明你早就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建立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而心理自我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往往得不到重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尽管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人群中是什么位置,却在人群中显得那么空虚和孤独。但孤独实在是种主观意识,且有人早已与孤独和解,他们无非是意识到了一个事实,在个人的整个生命轨迹中,我们的确会遇到很多人,但最终孤独才是常态,都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所谓的孤独并不是没人说话,所谓的孤独,是内心找不到认同和自我存在。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矛盾。
通过自我探求,建立了真正的、牢固的自我认同,并接受了自己给自己的定位而不再被他人所左右,不再因无人陪伴而空虚,也不再因他人的眼光而烦闷。我认为有一点是极度重要的,认清自我内心的诉求。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被告知了许多规条,承载了许多期望。若你要将所有的期望都实现,你或许会是他人眼中的完人,但你的精神和肉体都难以承载。向自己提问,摒弃他人的眼光,在合理的情况下,你最想去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可以是种爱好,也可以是你最想成为的人。若不再感到孤独,无非是自我实现后的内心充实罢了,道理虽易懂,实行并不易。
歌德曾说,“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你或许也如我一样感受过这种感觉,在深夜独处的时候,你的小宇宙会突然开阔起来,你在回忆中,在环境里寻找一丝丝的线索来构建自我认知和生活的感悟,你将这些东西重整,并凑出你看待世界和建立自我思考逻辑的基础框架。你或许知晓,这种思考对个人世界观和创作手法的建立是极度重要的,而这通常就发生在你独处的时间中。安静下来,探索自我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在独处的时间里阅读文艺著作,或亲身去周遭走走看看,这是在他人的干扰下很难实现的事情,这些沉淀下来的信息和思考是他人无法给予的,去感受孤独,去感受孤独带给你的无边思考,当你愿意这样做时,其实是感受不到孤独带来的空虚感的,反而世界异常的充实。但孤独并不是不愿与人交流,你只是在合适的时间为自己充了下电,回到群体中,你讲述你背后所思考的,所感受的,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他们也共鸣到了那些个寂寥的夜晚里他们曾思考过的种种。
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支撑起了一片网,你孤独的情感和思绪迸发时,带动与他人心理上连接的点共鸣与闪烁。这时候你才觉得喝酒吹牛式的社交毫无意义,唯有此刻,才有人懂你。你终于意识到,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但孤独并不是将你我推开,而是在各自的自我意识建立之后,通过共鸣来建立更深层的情感与心理连接。
享受孤独的人也许就是这个世界的“守门人”,人们无需对他们怜悯,他们心中自成一方天地,那是旁人无法触及的净土,瑰丽而又惊世,饱含着生命力与自然地野性,对于他们而言,这方土地已经足够热闹,无需尘世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