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宇宙的一封情书

1977年9月5日,人类向外太空发射了一颗探测器,这颗超越太阳系的远航者在46年间走过了240亿公里,帮助着人类探索着宇宙的边际,直到今日它仍然在孤独的前行,它就是旅行者一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离开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它代表着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但也如杨利伟先生所说,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本身也是对自己的认识。

从古至今,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人类群体中诞生了许多哲学、科学和宗教理论。三者之间时而对立,时而借鉴,时而相融。虽然它们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作为揭示人类构建的知识和认知体系,它们都试图回答人类的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然而,一旦人类发现了宇宙的辽阔后,我们就仿似陷入了一种沧海一粟的空虚和对未知的向往与恐惧中。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就尝试把已知的科学理论浪漫化,变成一种“泛灵唯物主义”,同时选择“信奉”科学。

iShot_2023-07-10_00.14.28.png

卡尔萨根在20世纪80年代曾说,我们所有人都是由星尘组成,一个星辰如烟花般爆发后,亿万年后成了你我。我们都知道宇宙大爆炸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空间里就充满了氢和氦等基础化学元素。在这片混沌中,第一批星体开始形成,然后又崩塌又融合。不断的循环往复,在这些过程中核合成产生了更多的元素,组成的每一个存在的物质与生命,组成现在我们眼中的世界与你我。借此浪漫化的回答其中一个人类命题,我们从星空而来,我们是万千星尘的聚合,在138亿年前,我们曾是一体,不同于当下形式存在的你我,在百亿年前就曾相融,百亿年后我们又再相遇,宇宙的星辉与你我的命运相互交织重合,百年之后,我们又将化为尘土,在新的一轮循环中成为构建新生命的物质与元素。在太阳系逐渐崩塌后,我们将一同回归星空。这便回答另一个命题,我们既从星空中来,也往星空中去。你或许发现了,这跟佛家、道家等许多宗教轮回和长生有些相似。不管怎样,我们人类都在用各种理论解释和满足我们对生命和死亡的向往与恐惧这两个人类最基础的情感。不管科技如何发达,理论如何充实,我们还是逃避不了既定的生物认知中,就如逃避不了宇宙的万物循环一般。此时你我是21世纪的人类,可构建我们的物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了百亿年。或许几百年前我们体重的物质正存在于某颗小草、某朵小花,甚至几亿年前还是遥远星际一颗孤独的彗星,但无非这些都是物质。

148216046844272900_a700xH.jpg

宗教曾试图解释灵魂,即构成我们的物质是否也构建了我们的灵魂。然而,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争议。许多唯物主义科学家认为,所谓的灵魂其实就是个人的感知和意识,而这些只是大脑通过五感构建的幻想。此外,情绪也是受激素控制的,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快速辨识和思考环境与个人的关系是物质的反应,即灵魂与物质的绑定。换句话说,宇宙中的万物最多只是物质组合和比例的变化而已。我们之所以在这个生命中拥有个人意识,并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只是因为物质的组合和比例巧合使得我们成为了拥有“灵魂”的星尘。在了解这一点后,你可能会感到空虚,与我大同的山川河流、风云雨雪,仅仅因为物质组合和比例的不同,而无法感知到自我存在。但也可能会感到激动,因为在数亿年前的某个生命中,他们或也在某个生命中有过感知。在亿万年后,你将在某次融合中与将来的你我一同觉醒。

那么这是否可以称为一种泛灵论呢?

虽然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科学理论来解释宇宙,但这些知识很难解释生命的价值。或许你会渐渐觉得,从宏观层面来看生命本身并没有价值,但这会陷入一种自我否定。我们也没有永恒的生命来验证我们的思想是否正确,因此最终只能改变心态,成为一种模棱两可的唯物主义者。即相信万物变化的规律和理论,同时也让宇宙本身具有神圣的色彩,将万物与你我融合于一体。肯定意识的稀有存在,从而赋予自我现有生命的价值。我愿意相信,这或许是一种浪漫的幻想。物质认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解释万物变化的原理,但它始终无法满足作为个体对宇宙、生命的迷思与向往。

在你我身体的物质基础溶解,意识消散之后,数亿年后,我们是否会以全新的形式再次相遇呢?或许你我可以为宇宙的万物循环写下一封情书,在你我都归于物质的不断分解与融合,归于意识亿万年的寂寥,一起驶向太阳,再度成为一体,化为恒星极小的一部分,变成射向宇宙的一束阳光,在下次爆发中聚合成新的生命体,在新的纪元里再度思考往日的生命起源,这或许是世间最美好的“玫瑰”,星尘为泥,银河滋养。永远不会枯萎,永远在沉静宇宙中盛放。这是我要给你的,宇宙级别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