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之道 cover

“诚”之道

诚者,天之道

《中庸》是我看过的需要反复研读的古典书籍之一,甚至我认为如果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核,《中庸》是无法逾越且必读的经典,从内容上看是不相关联的格言警句,实质上是一个富含意蕴哲理的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俯瞰着儒家道德观下的芸芸众生,展现着古人的哲学与智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而“诚”乃是贯穿着《中庸》这本书的灵魂,更是中庸中独特的核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大儒王阳明甚至认为,诚意是头脑功夫,格物为正念。

“诚”最早出自《尚书·太甲》这句“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其意为虔诚,而在《周易》中“诚”则为“孚”,将高度上升为即为诚信,而在之后诸如《国语》《大雅》《论语》中常出现“诚”,它的意义也变得更加形而上,已故的朱子学大家陈荣捷先生曾对“诚”有着一个看法,“使天与人合一的那种性质为‘cheng’(诚),‘sincerity’(真诚),‘truth’(真理),或‘reality’(实在)。在这部经典著作中对这个观念的广泛讨论使它同时成为心理学的、形而上的和宗教的概念。诚不只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且还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始终在转化事物和完成事物,使天(自然)和人在流行过程中一致起来。”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作为真实的存在、万物本真的状态,也是认识万物本质的方法。“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作为一种状态是天道与人性的最终之必然存在,而诚作为生成的过程,指的则是人在生存过程中、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实现这种存在的必经之路。这种生成过程是自我决定的完成过程,它的力量是自己生成的,它的运动方向和方式也是由内部决定的。所以,诚不仅象征着终极存在,而且象征着人最终能够用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来实现。而“率性”就可以理解为“诚”,我们经常说“诚信、诚实、坦诚、率真、率性”,诚是事物的本真,在人身上就表现为去除了私心杂念,去除了过度人为的目的和欲望,而表现出来的本真的状态,就是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即中庸所讲“自诚明”与“自明诚”,这是自我修养的作用,即“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想要达到却未能达到真实无妄的“诚”之境界者,要“择善而固执”,选择善端并执着地坚持下去,就要广泛的汲取相关知识,对不明白的问题追问到底,通过自己慎密地思考来仔细分析、考察,得不到解答绝不肯罢休,理智地去辨明真伪、优劣,努力去践履所学,使所学、所思落到实处,做到“知行合一”。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用“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百倍付出,使其达到极致,最终也能达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从而最终实现“诚”的境界。可以说,通过努力与勤奋、个人修身达到“诚”的过程是一种重新树立自我,重构世界的过程,合乎自然法度,从容自若,行为合乎中庸,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万物的本原,“诚”贯穿了事物发生、发展的始末,体现在事物发展变化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是万物化育的发端与归宿,没有诚,就没有万物。所以,诚在儒家思想里面,也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作用,诚是万物的本性,万物的形成演化中都体现了“诚”,在人身上就表现出仁德的本性,所以儒家的德不是一种认为的规则和教化,是一种天道的天性。即“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诚随事物演变,永无止境,永不停息。“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在《中庸》第十六篇里面,第一次出现了“诚”字,孔子说,鬼神看不见,听不着,但是它在外物之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逃过它的影响,生死祭奠都要拜祭它,好像鬼神一直在我们周围一样。最后孔子说,诚对于我们的作用,精气为物,游魄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就像鬼神对于我们的作用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

诚是事物本真的状态,是事物本质的属性,而且通过“诚”就能认识事物本质,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假如我们思考如何才能认识水的本性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认识到水的本性呢?第一种情况,你站到江河的岸边去认识水性,你可以看到水的流动,水的状态,甚至看到了水有很多鱼,于是,你得出了一些结论,觉得自己认识到了水性。第二种情况,你觉得站在岸边不够深入,于是你穿着衣服走到了水里,你离水更近了,了解到了更多的水的一些性质,水是流动的,有压力的等等。第三种情况,你觉得隔着厚厚的衣服还是不够了解水性,于是你脱掉了外衣,只穿着泳裤去认识水的本性,你感受更加具体了,真实地感受到水流的感觉,水的温度,水的压强,水流过肌肤细微的感觉等等。但这个时候你真的就认识了水的本性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你还是只站到人的角度去感受了水的本性,因为人的感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个时候,你看到了水中的鱼,你觉得鱼比你更了解水性,因为鱼整天在水里面,失去了水就无法生存,鱼对水性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但是你又想,鱼就是最了解水性的吗?鱼的感知能力还是有限的,鱼认识到的水性也不是水性的全部。那怎么才能认识水的本性呢?把自己想象成为一滴水,只有把自己彻底变成了水,融入了江海,你才能够真正认识水的本性。无论你是站在岸边,坐在船里,还是深入水中,抑或变成一只鱼,你都无法完全理解水的本性,而唯有把自己变成一滴水,融入江海,这个时候你就是水,水就是你,你的本性就是水的本性,而这个时候,你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就是认识了水的本性,这其实也是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这也让我想到了胡塞尔现象学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的方法。

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本质还原,抛弃了事物的表象。比如你不只是站到远处看看水,就以为认识了水的本性;然后我们进行了先验还原,我们抛弃了人的主体性。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即便是我们用最本真的人的视角去认识水性,依然无法认识水的本性。最后,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滴水,成为了江海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领悟了水的本质,这个过程也就是:“率性为之道”。我们用最率性,最至诚的方式,才真正领悟了水的本性,如果把水性换成天性这就是:诚者,天之道。万物都是天的一部分,我们唯有回到最本真的状态,至诚的状态,才能认识到天道,这就是“诚者,天之道”。

“率性之谓道”,“诚者,天之道”,这不是一句虚幻的口号,而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不管是儒家的《中庸》还是道家的《道德经》充满了这种洞察,它们底层的逻辑是非常类似的。比如在《中庸》二十六章中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颇有道家思想的影子。这在《孟子》《荀子》等书中都有着对“诚”的理解,对诚学那化万物、参天地的论述。学者杜维明先生认为:“通过培养某种特殊的善而取得诚(“有诚”)的过程和达到至诚的过程,都可以设想为一个向着不断深化着的主体性前进的过程”。概言之,诚是一种创造形式,是自我的实现,也是天地化育中运行的动力。“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之道,圣人也”,如王阳明所说“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至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