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说 No.1 人生的困境

说明:《隐说》是由原来《棱镜通讯》分离出来的,以后太隐的Newsletter 会分成两个部分,《棱镜通讯》仍然是对先驱者们进行一个梳理,而《隐说》主要聚焦于我近期读的一些好书、好文章(会涉及一些我购买的付费内容,但不会原文po出)、日常思考(一些日常思考我觉得输出较为简短,在我看来不至于写成一篇文章,所以会放在《隐说》里),进行一个摘录、点评、扩展。可以说,我似乎有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督促我学习总结了,加油✧٩(ˊωˋ)و✧*

1、逆向思维看命运

那天朋友聊起来“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这句话,他跟我说了很多,至于出处,出自清代文学家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或《日下新书》),不过这本书里只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句,后边的估计就是后来人改编的。但我觉得这句话在惯性思维上是从左往右来看,但并不合理,如果用逆向思维从右往左来看呢?

比如这样来看。首先,我们要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养生”),会让我们增加概率通过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结交“贵人”(这个贵人我觉得不一定是人,或许是一本书,或许是一部电影),“贵人”会带你懂得你现阶段无法看到、难以懂得的规则或真相,接下来,我们要尊重和感恩人生面对的各种挑战(“敬神”),不断提升内外在气质(即“相”),当小有名气(“名”)后,我们需要不断地修身养性和主动学习(“读书”),积累丰富的学识和财富,同时,也不要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积阴德”),回馈社会,通过积善行德不断塑造、改变自身运气(“风水”),然后抓住机遇(“运”),进而对命运产生影响(“命”)。

2、如何分辨真假信息,阅读新闻

  • 聪明的新闻消费者应该知道,诸如“自由主义”“民粹主义”或是“原教旨主义”往往是那些新闻运作大师用来破坏对手形象而给他们贴的标签。但是,这样的标签却贴得很牢固,仿佛它们是客观的描写。这并不是说,世界上不存在左派分子或右派分子,或是这样那样的分子。问题是,新闻人物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以后,新闻受众往往就不想再深入探究和了解这些人物了。
  • 文献,包括统计数据和图片,都可以被断章取义,拿来作为当下观点的证据。只要与有力的形象、熟悉的情节或是深信的观念相吻合,那么证据往往就会看似真实。关于事实还有一个同样有用的警句,即事实从来都不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原始数据总是乱糟糟和模棱两可的。数据的模棱两可恰是它们的优势——它们使我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探寻新的可能。当事实与说辞配合得太完美时,它们提供的是心理上的肯定,而不是对事实的验证。
  • 成功的虚假新闻事件当中并不会让你看到很多漫无边际的事实。
  • 新闻批判的目标不是否定一切,而是面对人云亦云的压力,学会对世界大事进行独立、自信的思考。这里的意思也不是要怀疑所有的权威,而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这就会引出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先入为主的观念(还有偏见)在筛选和接收新闻信息时,会发挥重要作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应该在任何可能的场合,用与之相左的信息,挑战这些观念。自我批判并不是说要把原有的观念连根拔除,也不是说要像当初树立某种观念时那样快地把它们拆毁。它的目的是,确保我们的信念不会成为一面横在真相面前的墙。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43059/

评:W.Lance Bennett 博士这本著作《新闻:幻象的政治》很值得读读,国内关于 Bennett 教授介绍不多,他是耶鲁大学政治学博士,目前是华盛顿大学教授,在传播学和政治学有着一定影响,有时间做一篇棱镜通讯介绍下他。

3、自证陷阱与内耗

如果你过于在意一个人对你的看法,并以“对方赞同你”作为解释的目标,你可能就会陷入对方的圈套。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自证陷阱(self-verificationtrap)”,通过不断怀疑和打击,让你陷入不断为自己辩解的状态,从而掉入“自证陷阱”。当你越想解释和证明自己,对方就越能掌控你,你的精力也因此不断消耗。

一般面对这种陷阱,我们首先是不要上头去跟对方辩论,先冷静下来。其次有两种应对策略,一是完全不理睬对;二是让对方继续说,说得越多,信息越多,那么抓住漏洞的机会也就越多。如果对方在说话的过程中出现了情绪化反应或者人身攻击,这就是你反击的机会,因为他先“破防”了。但是,反击不是和对方“对骂”,而是安抚对方情绪。比如“不要生气嘛”“你先冷静一下”等。你越说,对方火气就越大,表现得也就越出格,而你始终保持着理智、客观的形象,对方的刁难就会不攻自破。

4、《中国文化中的饮食》 | 读书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885803/

在书店里溜达看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美国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主编的,读来颇有意思。

  • 周朝、秦汉、唐朝是中国传统美食发生大变革的时代。
  • 周朝: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认为,周代到汉代是中国农业生产与饮食发展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千年”。比如《诗经》中出现过四十六种可食用的植物蔬菜,包括锦葵、甜瓜、葫芦、韭菜、莴苣与藕等等。其次,周对礼制极端注重,通过制定繁复的衣食住行、器物使用和仪式标准来确保社会等级制。在《礼记》中,贵族宴会中菜肴的摆放位置是:饭桌上,左边放置带骨的熟肉,右边放置切片的熟肉;淀粉类主食,位于人的左方,糊状、浓汁食物位于就餐人的右方;细切的肉与烤肉处于外侧,肉酱处于内侧;佐料处于末端,纯酒和米酒处于右手位置。
  • 秦汉:这一时期主要归功于文化交流,比如张骞西域后,许多来自今天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的食材陆续来到华夏文明的核心区,例如葡萄、石榴这样的水果,以及芝麻、洋葱、黄瓜、豌豆等食用植物和调料。另外今天最常见的烹饪方法,“炒”的雏形可能就出现在汉朝。比如汉代墓葬出土了许多厨房与炉灶的陶质模型,其中炉灶上有类似我们今天所用的炒锅,当时叫镬。不过汉朝的“炒”依旧是上层社会的专享。还值得一说的是,豆腐据说也是汉朝发明的(不过根据研究表明,刘安炼丹制药无意发明这种说法不是那么靠谱)。
  • 唐朝:唐朝我想原因大家都能想到,唐朝的经济繁荣与对外交流,是这时期美食繁盛的重要原因,无论是烹饪技术、食材种类等等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长安的居民能够享用到各种各样的外来食材和调味料,比如莴苣、无花果、砂糖、 豆蔻、扁桃、荔枝等等,还能吃到来自西域的被称为“毕罗”的酥皮糕点和葡萄酒,而且以前皇室专享的美食也逐渐称为普通百姓的家常便饭。
  • 中国为什么那么重视美食呢?书中表达了一种观点,因为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为本,注重亲缘和等级身份的特性,所以饮食成为了中国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联络感情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等级地位差别的体现。比如通过食材、座次等差别来体现和放大。

5、胡适北大演讲:毕业后的堕落,始于放弃求知,放弃理想

在这篇演讲里,胡适总结了在他眼里毕业后堕落的人大概分为两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而预防这两方面的堕落,一是要保持我们求知识的欲望,二是要保持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胡适为此举了三个他认为有效的“方子”——

  • 第一个方子:“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句话意思是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
  • 第二个方子:“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这句话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也应该有他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在胡适看来,往往一个人的业余活动比这个人的职业还更重要,因为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古来成大事之人无不如是也。
  • 第三个方法:“你得有一点信心。”这句话好理解,人一定要有信心,没了信心就是没了救了。
  •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6、邓晓芒:儒家文化的最大遗毒——习惯虚伪和集体无意识

  • 儒家文化在当代所具有的意义就是这样,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只表现在人们不自觉的思维方式中,而在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活动中,谁都知道这些传统的潜规则是不适应当前的现实生活的。
  • 儒家伦理正是顺应了这种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缓慢进程中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它的那些基本信条和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了这个民族长期习焉而不察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已经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处,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它包含的核心内容,首先就是作为一个国家的臣民对一个圣王或明君的渴望
  • 此外,兵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方技家(医、卜、星、相等)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最终无不着眼于一种治国之道的建构和传播,总是找机会将自己的一技之长献于君王、求得赏识。总之,所有各家各派虽然皆有自己的学术研究,但其实目的并不在于发展学术,而在于扩大影响力,希望被上面当权的人注意到,最后得遇求贤若渴的君王“礼贤下士”地纳入麾下。为此各派之间不惜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而真正富有学理的学术争鸣其实很少……所以,我认为先秦时期号称“百家争鸣”的那个时代,其实应该改称为“百家争宠”,即各家各派都争相用自己的见解向君王和权势者邀宠。
  • 这样一种一心向往权力的文化心理作为一种潜意识,直到今天仍然在中国知识分子、即使是那些理工科的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着,在国家所建立的各种奖励科研的政策和基金中也理所当然地设定了一个最核心的目的:即解决国家目前所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样规定科研的目的有什么不妥;但却不断有人提出为什么中国的科研总是出不了大师级的人才和成果。
  • 我的“新批判主义”在这一点上自认为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就是通过我对自身中的集体无意识方面所作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而与之保持必要的距离,最大可能减轻它对学术研究本身的干扰,但仍然保留它对学术研究的动力。
  • 一切有良知和上进心的中国知识分子都应当看清这一形势,要尽一切所能地促进“启蒙的进化”,自觉地抵制目前盛行的开倒车的逆流,将对传统文化即“大儒家”文化的批判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7

最近看到了一段话,说的很棒——

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真枪。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后来他三四十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转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

这句话或许不同的人结合自己不同的阅历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我自己想到的是吕坤《问学》中一句话“进德修业在少年,道明德立在中年,义精仁熟在晚年”。

8、 人生的困境

哲学家约翰·麦克默里解释了人生的困境之一:

在想象中,我们确信如果能够对世界有充分而丰富的认识,那将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但在实践中,敏感性会带来伤害。如果不发展看到丑的能力,就不可能发展看到美的能力,因为它们是相同的能力。快乐的能力也是痛苦的能力。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对世界上美好事物的敏感度的提高,也会增加我们受伤害的能力。这就是生活让我们陷入的困境。 我们必须在单薄、狭窄、缺乏创造力和机械的生活之间做出选择,并确保即使它不是很令人兴奋,也不会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生活的充实性和创造力的增加带来了欢乐的大幅增加,但也带来了痛苦和伤害。

9、「信号」评测们没有告诉你的秘密

这个视频针对信号测试进行了技术层面的解读,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