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毛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对于趋势判断不准是不行的,判断准确但是不做好准备工作也是不行的。

1929年2月,共产国际总书记布哈林给红四军写了封“二月来信”,在这封信里,布哈林对红四军目前在农村的革命形势持悲观态度,不赞成在农村扩大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强调争取群众和城市工作。另外,布哈林还要求朱毛二人离开现在的部队回中央,率下的部队以“隐匿大的目标”方式散入湘赣开展土地革命,这遭到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的强烈反对,所以“二月来信”里的命令并没有执行。1929年12月,当时红四军第一纵队队长,时年21岁的林彪在新年贺信里又表达了与二月来信同样的观点和军事思想。仅过了5天,也就是刚召开完古田会议后,毛泽东便写了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名叫《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文回复林彪,其实说是回复给林彪,其实林彪只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毛泽东也借此机会激励红军,希望他们不要被眼前困难悲观,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们有时候可以换个视角读《毛选》,可以把《毛选》第一卷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看成一个创业团队初期的经历比较能理解,当时极度艰难的境地,内忧外患下难免会有一些红军士兵产生了悲观情绪,也就是以林彪为代表将领,那就是到底要不要花巨大的精力去建设根据地、建设政权、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之所以会有这种思想存在,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从1927年10月的井冈山时期开始,到1929年1月大概14个月的时间,井冈山根据地就在白军的围剿中崩溃了(多方面原因,这里不展开叙述)。后来毛泽东、朱德带领军队去了赣南,在赣南和闽西一带又重新建立根据地,而这个新的根据地也是处于敌人的围剿中,今天一个两省合剿,明天一个三省会剿,实际上这时候的红军部队一直都是处于一种流动作战的状态,而且很多时候好不容易分给百姓的土地、建好的政府、组织起来的组织机构,白军一来,就把这些东西都摧毁了。甚至建好的政府很多人要么反水、要么悲观失望撂挑子不干了,再加上群众再埋怨几句,就很容易让大家产生失望崩溃的情绪,这些情况也是布哈林为什么要写“二月来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毛泽东专门写这篇文章给林彪回信也与当时的具体政策和行动有着关系。因为当时提出一个计划,一年之内争取江西的胜利。但是,林彪为代表的将领们认为,现在的处境已经艰难被动到打游击了,怎么敢想一年之内打下江西啊。

而毛泽东在这篇文章里,就是用分析出的结论告诉大家,别那么悲观,打下江西是有可能的。而毛泽东认为是有可能实现打下江西的,不是机械的规定时间为一年。于是原文中有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二字作何解释,这点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而林彪在信中的大体观点是他认为没必要建设这种政权,大家打打游击,等到革命高潮起来以后,再借用红军的力量组织武装起义,这样成功的概率感觉更高一些。实际上,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大概就是走的这个流程,尤其是武昌起义就是这样操作的。

那么,毛泽东是如何解决大家对革命建设工作疑问的呢?毛泽东对这个问题实际上看得十分透彻,他明白以林彪为代表的将领士兵们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究其根源是他们认为中国革命的高潮暂时不会到来,因此很多建设性的工作做了毁,毁了做,循环往复是非常徒劳的。

所以要解决他们的疑惑,就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革命的高潮到底会不会来? 如果会来,那它到底什么时候能来,怎么来。

第二,这些不光艰苦还要求细致的工作,是不是徒劳一场,到底有没有意义?

第一个问题又是第二个问题的前提,因为如果革命高潮确实无法到来,实际上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非常明确的,那些工作确实都是徒劳的。原因很简单,如果确实没有革命的基础,没有愿意参加革命的群众,那你就是付出再多革命的主观努力,实际上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国革命高潮到底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就成了这篇文章首先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其实通过之前的几篇文章,我们能总结出在毛泽东的思想视角下,有一个基础观点。如果你要回答人家的问题,就必须找出问题的理论依据,把事物矛盾、性质给分析清楚了才能真的说服人,否则那就是灌鸡汤,毛泽东也确实是一直这么做的。

假如这个时候,一个领导者招呼大家过来开大会,说几句大空话,“兄弟们,相信我,革命的高潮一定会到来,我们要坚定我们的意志,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说这种话,稍微读点书有点智商的是没有人会信的,这类话语除了打打鸡血之外,没有任何意义,革命高潮怎么来,什么时候来,意志怎么坚定,需要怎么做才能胜利,这些都需要依据,如果没有依据,说明就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那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里是如何分析革命高潮必然很快到来的呢?

文中首先指出,革命高潮要到来,是中国半殖民地的基本性质决定的,这一点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中有分析过,只要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现实继续存在,那么他们的代理人大买办、大地主之间的矛盾就会继续存在,军阀之间的混战就会不断发展,因此造成群众革命的因素实际上就会不断发展。这里直接引用文中的一段原话,来阐述这种革命高潮必然来临的理论依据 ——

“帝国主义争夺中国一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因此就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一天天扩大、一天天激烈的混战,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就日益发展起来。伴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一一军阀混战而来的,是赋税的加重,这样就会促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因为反动政府在粮饷不足的条件之下无限制地增加军队,并因此而使战争一天多于一天,使得士兵群众经常处在困苦的环境之中。因为国家的赋税加重,地主的租息加重和战祸的日广一日,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因为无钱开学,许多在学学生有失学之忧;因为生产落后,许多毕业学生无就业之望。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皇皇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只要看一看许多地方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士兵哗变、学生罢课的发展,就知道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以上都是由中国当时所处的基本性质半殖民地发展和衍化而来的。

因为是半殖民地,受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由此伴随着军阀之间的混战,由此又使得赋税加重,企业破产,农民生存压力增大,工人失业,学生无钱上学等一系列现象。这些现象由基本性质所规定,大家都可以看到现象的存在,这些现象当时是普遍存在于中国各个角落的,是大家都可以看得见的,就如遍布在漫山遍野的干柴一般随处可见。只不过人们不知道引发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即内部的主要矛盾,也就是基本性质而已。

人们不知道引发现象的背后的根本原因,也就不知道这些干柴是否还会继续发展,是否会变成大火燃起来,什么时候才能燃起来,怎么使得它燃起来。

因此,当局部的“干柴”(红军)被“大雨”(军阀围剿)浇上这么几次,大家的悲观失望情绪那是必然会产生的,其实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不是影视化作品,因为这更符合人性和现实。说到底,还是当时很多人仍没有看清楚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其决定的“干柴”必然是越堆越多,虽然伴随着时不时的“大雨”,但是阻挡不住“干柴”迟早发展成“大火”的根本趋势,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这篇文章首先就解答了这个问题,即革命高潮会不会到来的问题,且通俗易懂,也让人信心顿增。那么,它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在《矛盾论》中我们知道,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中国的半殖民地这一性质,也由众多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分裂、侵略、殖民(间接,即扶植代理人)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因此,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搞清楚一件事情的性质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当搞清楚了一件事物的性质,实际上就是分析清楚了它的各种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然后再去看种种现象,就能看得异常的清晰,也就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更准确的选择和判断。所以,找出事物的矛盾,分析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明确事物的性质,看清事物的本质,再去找出对应的方法论,就成了《毛选》中自始至终都贯彻着的一个基本思路。

而以上是毛泽东给大家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

革命高潮一定会来,看看遍布各个角落的干柴,这就是证据。

问题解决到这个地步,实际上还是不够的,虽然解决了革命高潮必然到来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明确它到底什么时候到来?都知道要来,但是什么时候来,大家也要有个数,否则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还要解决革命高潮到底什么时候来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

双方力量的准确估计。

就算是柴,但是如果是一块很大的木头,甚至是潮湿的木头,而你只有一根火柴,实际上你也不容易把它点燃,因此这就涉及到双方力量的估计,星星之火具体是多大的火?漫山的柴,到底是什么样的柴?

要整清楚革命高潮哪天来,就要清楚双方的力量对比。这个就不是理论问题可以解决的了,它必须要对双方的政治、军事、文化实力等等都有十分充分的了解,才能估计双方实力对比。毛泽东便对双方实力作了分析 ——

  • 一是我们革命的主观力量是弱的,但是反革命力量也是弱的;
  • 二是我们力量虽然很小,尤其是经过一些挫折和打击,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仍然很快;
  • 三是敌人力量很强,但是内部矛盾 —— 军阀混战正在酝酿,这种矛盾会促使军阀力量走向衰弱;关于第三点,毛泽东预测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的混战形势已经形成,而且马上就会爆发。而最牛的是,就在毛泽东1930年1月份写完这篇文章,仅过了4个月后,中原大战便开始爆发了,也就是蒋桂冯阎之间的战争,这个准确度是非常高的;
  • 四是目前中国革命力量遍布在各个角落,只等着星星之火去点燃,革命高潮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当然,你要是用现在的调查分析报告的标准来看,这四点也没什么详细的数据支撑,实际上有点难以说服的意思在里面。这四点得出的结论很简单,我们虽然弱,但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弱,敌人虽然强,但是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强。但《毛选》最厉害的就在于毛泽东对于时局的估计和判断,往往会在不远的将来,立刻得到验证。从《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到后来的《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再到《论持久战》,再到解放战争时期一系列文章,皆是如此。

有时候数据分析都没有事实验证来得准确。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中,没有去说他是怎么估计的,用什么方法去估计的,为啥毛泽东能估计得那么准确,所以我们只看到毛泽东把结论放在那里,告诉大家通过以上四点,我们知道革命高潮就要来了,至于他是如何对以上四点估计那么准确,此文并没有交代。因为文章不是写方法论的。要找这个方法论的答案,就在《实践论》之中。所以我一直很认同读《毛选》前先读近代史,然后再读《实践论》和《矛盾论》,然后再读《毛选》,要不然读起来总有不明所以的割裂感。

要对事物的量作出准确估计,对敌我双方实力作出准确的估计,实际上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这离不开具体的实践,在同敌人的交战中,在对中国革命长久以来的各种现象的认识过程中,在不断的把形成的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这种对敌我力量准确估计的能力了。这种能力不是读了《毛选》就能掌握的,《毛选》只是告诉我们方法,我们只有把这种方法用到我们的实践中,长久的练习、总结、思考、才会真正转化成我们对自己所处的行业的分析能力。毛泽东后来写《实践论》的目的也在于此,他要把自己的方法,从理论上给大家讲清楚,让大家也都可以学着去分析实际情况具体问题。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归根结底还是《实践论》中讲的那样,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

这篇文章对敌我双方力量作出了一个估计,通过这个估计判断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来。这个估计是准确的,因为不久之后中原大战开始,实际上那段时间是苏区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过后来的历史我们也清楚,随后出现的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又过分的高估了革命高潮带来的影响力,结果冒进的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不过这是后来的事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还有一个问题,革命高潮来临之前,我们要干些什么?这个问题是针对林彪提出的,要不要建设政权,组织群众,武装赤卫队,搞土地革命等等。

毛泽东的观点是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观点很明确,建设政权,发展红色区域,扩大地方武装,土地革命这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是能够促进革命高潮的。实际上它还有一个作用,在革命高潮真的来临的时候,你可以做好迎接它的一切准备。

原理不复杂,其一,农民只有在亲自体会过了苏区那种拥有土地、拥有话语权、拥有公平、拥有参与感的生活以后,将来革命高潮起来,他们才会毫无疑问的选择红军;其二,不做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实际上红军单纯的游击会有落入流寇主义的危险;其三,红军的扩大就成了无水之源,只有在根据地发展政权,武装群众,建设民兵、赤卫队组织,将来这些组织随时都可以参加红军,因此红军才有扩大的可能性。后来我们看到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是毛泽东这种思想的发展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继续得出一个观点 ——

对于趋势判断不准是不行的,判断准确但是不做好准备工作也是不行的。

这就是辩证法统一思想。

回到开头打江西的事上,历史是比较讽刺的,虽然这篇文章让当时大家对打江西这件事情有了信心,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发生了一连串的大事,因为马上就出现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再接着,李立三之后就是王明“左倾”路线,毛泽东自此又开始坐起了一段时间的“小板凳”。几年后别说打下江西,连整个赣南、闽西也丢了,开始了万里长征。

现代人读这段历史是站在上帝视角看待问题的,而在当时逆境的状况下,人们是不可能知道未来是什么结局的。所以这篇文章,或者说这封信确实很值得深读,特别是当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悲观的时候,读起来总是让人充满了向前的力量和活力,如文章里所说 ——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