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贾诩
主公,吾有一计
我小时候真正对三国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游戏《三国无双》,其中贾诩的长相让我一直感觉很奇怪,五官纤瘦,看起来有些阴阴险小人,后来读了《三国志》,其实这个形象大概率与他的外号有关系——毒士。
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少年便举孝廉,凉州名士阎忠称赞“诩有良、平之奇”,事实是贾诩确实很有才、很奇,而且他被称为第一毒士也是有原因的。
贾诩举孝廉后曾被朝廷任命为郎官,但因为生病辞官回家了,就在回家的路上,遇上了叛乱的氐人,氐人是西北的少数民族,当时经常发生叛乱,杀害了很多汉人,贾诩不出意外也被抓走了,就在准备活埋他的时候,贾诩非常冷静的对叛军说,“我是段熲的外孙”,而段熲是谁呢,段熲在凉州非常出名,与皇甫规、张奂合称“凉州三明”,曾任东汉太尉等重要职位,在西北镇压少数民族叛乱上非常有名,氐人这些少数民族都很怕他,氐人一听他这么信誓旦旦,就不敢杀他了,为了不得罪这位“外孙”,氐人还派了士兵护送他回家,虽然记载简单,但足能见到贾诩急中生智和胆略。
东汉中平六年,董卓把持朝政,而此时贾诩来到了董卓的女婿牛辅军中任职。汉献帝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联合吕布发动宫廷政变,董卓死后,原来董卓手下李榷、郭汜、张济等人都觉得自身难保,肯定会被王允清算,就想赶紧散伙逃跑,贾诩却非常冷静,让大家不要慌张,并对这些人说道,“听长安来的人议论,他们要杀光凉州人,如果大家现在都散伙回家,那么只要一个村子的力量就能把你们都杀了,不如我们集合起来,招兵买马,攻打长安,赢了我们就是为董公报了仇,如果失败了,我们趁乱赶紧再想办法跑也不迟”,大家都觉得贾诩建议不错,于是集合兵力,攻打长安,结果还胜利了,而这,便是著名的“李郭之乱”。
其实这也出乎贾诩意料的,贾诩也只是为了给自己活命罢了,胜利后李榷要论功行赏,大家一致认为贾诩有很大的功劳,要给他封侯,贾诩坚决不接受,然后大家觉得要不然给他一个尚书仆射当吧,贾诩还是不接收,坚持说自己当时也是为了保命才说的,最后还是勉强接受了下一级尚书典的职务,主管国家官吏选拔,他在任确实提拔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李榷这些乱臣虽然平时做事很荒唐胡闹,但一致对贾诩非常敬重,同时也都觉得这个人城府很深,计谋层出不穷,很害怕他。
正好没多久贾诩母亲去世,贾诩要回家奔丧,于是借此时机免去了尚书典职务,改任光禄大夫。贾诩不在长安,郭汜、李榷很快发起内斗,贾诩又多次劝和,之后礼送汉献帝东归洛阳等事情上其实都有着贾诩在背后出谋划策。
建安元年,汉献帝离开长安后,贾诩主动辞去官职。辞官后,贾诩投奔了屯驻在华阴的老乡宁辑将军段煨军中,段煨也就是前面说的段熲的弟弟,但贾诩此时已经很有名气了,但大家都知道他计足智多谋,既尊敬他也害怕他,之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段煨也开始忌惮起贾诩,害怕贾诩的影响力太大而夺权,贾诩也很敏锐的观察到段煨的异样,暗地里与南阳张绣(张济的侄子)取得了联系,此时张绣很需要贾诩这样的人才当军师,马上派人来接贾诩,临行前,有人问贾诩,“段煨对你这么尊敬,你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呢?”贾诩说:“段煨多疑,对我有嫉妒猜忌之心,礼遇虽厚,但不足信赖,时间久了就会对我不利。我离开他,他一定会高兴,同时他也希望我能够在外面结交一些势力帮助他,我走了他定会厚待我的家属,而张绣军中没有谋划之人,这样的安排对我们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而事实确实如此,段煨果然对贾诩的家属非常照顾。
贾诩到南阳第一件事情,就是说服张绣和隔壁刘表一定要搞好关系,结成同盟,互不攻伐。建安二年春,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兵力自然敌不过曹操,于是贾诩劝张绣不要打,直接投降归顺,先保名观察局势,然后再东山再起。虽然收编了张绣的军队,但曹操性格多疑,始终担心张绣会反叛,于是产生了杀绣之心,但这中间走漏了风声。贾诩得知后,张绣决定谎称部队调动,需要经过曹营,并说车辆超载,盔甲要穿在士兵身上。曹操毫不怀疑,当部队接近曹营时,一声令下,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在这场叛乱中,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身亡,曹操自己也差点死了。
建安二年,曹操再次南征张绣,大获全胜,张绣狼狈逃跑。
建安三年,曹操再次出征张绣,但这次出了意外,在贾诩的撮合下,张绣和刘表已经结成了联盟,刘表派兵支援张绣,曹操只得退兵,张绣这次逮到了机会,想追杀曹兵,贾诩阻止道“不能追,追必败”,但张绣带着精兵还是要追,被曹军大败而归。结果这时候贾诩却说“将军此时可去追,追必胜”,张绣刚被打败有点将信将疑,贾诩说“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去追,肯定会是场胜仗”,张绣带着疑惑再次合兵追击,果然大胜而归。张绣百思不得其解,“我第一次去追击退兵用的都是精兵,你说必败;然后又以败兵去追胜兵,你说必胜,结果完全如你说的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说:“道理很明显,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你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兵初开始撤退,曹操必定亲自指挥并断后,将军的追兵虽然是精兵,但你的将领不如他,再加上他的军队也很精锐,所以我预料你要吃败仗。曹操在攻击你的时候没有什么失误,兵力还没有完全用上就急于退兵,必定是内部有什么事。他既然打败了你的追兵,消除了后顾之忧,必然要加速退兵,加上胜利过望,就把指挥和断后的任务交给了其他将军。这些将军虽然也很勇敢,但并不是你的对手。所以,你虽然用了败兵,仍然打了胜战。”张绣听了这番分析,非常佩服贾诩。在《三国志·贾诩传》中,陈寿用了“绣乃服”三个字(《三国演义》则是刘表、张绣乃服),非常传神。
建安三年,袁绍兵临官渡,曹操率兵阻击,在此相持。袁绍派人去请张绣,并给贾诩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联合张绣一起对付曹操的意图。当时,袁绍兵力十倍于曹操,谁强谁弱,众人皆知。张绣认为袁绍兵多将广,想答应袁绍。然而贾诩却说:“不如投奔曹操。”张绣说:“目前的局势是袁绍强大曹操势弱,曹操与我又有仇,跟他能行吗?”
贾诩则进一步分析了投奔曹操的理由:“其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占了话语权;其二,正因为袁绍势力强大,我们这点兵马他根本看不上,曹操兵少势力弱,我们投奔他,他必定高兴;其三,曹操素怀称霸天下、统一海内之志,他一定能不计较私仇,向天下表明他是有德之人、胸怀广大之人”,张绣听罢率军去投奔了曹操,这次曹操大喜,与前期曹操南征收编不同,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张绣、贾诩都得到了重用。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冀州牧,封都亭侯;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从此,贾诩成为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张绣则成为曹操麾下的一员战将。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集结十万精兵,发动了一场意在剿灭曹操的战争。袁兵把曹操围困在官渡,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曹兵粮草快要没有了,形势十分危险。贾诩说:“明公您聪明胜过袁绍,勇敢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决断胜过袁绍。有此四胜而大半年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明公您总想万无一失。其实,您如果当机立断,一鼓作气,马上就可以平定袁绍。”曹操听了贾诩的话,综合各方面意见,再加上战争形势发生的诸多变化非常有利于曹操,便迅速调整战略,抓住机遇、集中兵力、突出重围,出奇兵攻击袁绍大营,终于大败袁绍,平定了河北。官渡之战是当时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从此曹操称雄北方、进而统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曹操破荆州后,想顺江东下一举消灭孙权。贾诩劝说:“不要攻打孙权,劝利用好楚地的富饶,供给兵需,同时安抚老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不用兵而使江东归服明公。”曹操不听,认为这是迂腐之言,结果在赤壁吃了败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机遇。
建安十六年,57岁的曹操决定西征韩遂、马超。这是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第一次大规模用兵。本来韩遂、马超都是曹操表荐的朝廷命官,并无谋反迹象,但曹操怕韩遂、马超拥兵中原,同孙权联合后难以对付,想主动下手以除后患。双方于是大战于渭南,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曹操也被马超弄得狼狈不堪,割须弃袍,差点丢了性命。但马超毕竟有勇无谋,最终还是陷于被动,提出讲和条件:割让黄河以西的土地。曹操问贾诩怎么办。贾诩说:“尽管答应他,”并说了四个字:“离之而已。”
按照贾诩的策划,双方在阵前见面,曹操与韩遂聊起了天,因为曹操与韩遂以前就熟悉,曹操又与韩遂父亲同一年举孝廉,算起来还是韩遂的长辈,便与他叙旧聊天,不谈军事,不谈讲和之事,二人聊到高兴处还拍掌大笑,看似亲切无比,具体说话内容,马超看到一脸懵,只是隐隐感到不对劲。阵前回来后,马超问韩遂谈判内容。韩遂觉得既然未说及军事及讲和之事,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无所言也”。这就引起马超的疑心。第三天,曹操又和韩遂、马超到阵前相见。后来,曹操派人给韩遂写了一封信,语焉不详,内容含糊不清,又有几处涂改。韩遂将信出示马超,马超阅后更加怀疑,涂改之处又像似韩遂本人所改。果然不出贾诩所料,马超、韩遂互相猜忌终于翻脸,揭老底,抖旧账,好一场血拼,韩遂被马超砍断左手。曹操抓住机遇,一仗打得韩遂、马超败走凉州。后来,韩遂被部将所杀,马超投奔了刘备。
建安末年,曹操的长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将,而三子临淄侯曹植才名正盛,各自都有一股势力,为争夺继承权较劲。曹昂死后曹丕便成为长子,曹丕有着很好的武功和文采,在封建社会“立嫡以长”的传统中占有优势。但曹植很有才华,深得曹操喜爱。自从曹丕和曹植开始为太子地位明争暗斗之时,曹操集团内部也形成了两个阵营。曹丕派人去向贾诩求教获胜的办法。贾诩的回答十分坦然,他说:“希望将军放宽度量,提高道德修养,做一个普通人应该做的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谨守孝道、孜孜以求。”贾诩的这些话表面上看是打官腔,实际上是至理明言,要害是突出了做人这个根本,这正是贾诩的高明之处。
曹丕按照贾诩的教诲磨砺自己,刻苦学习,特别注重道德修养,终于赢得了曹操的信任。实际上,曹操私下里早就征求过贾诩对接班人的意见,但贾诩听后默不作声,一言不发。曹操问:“你问你怎么想,你为什么不说话呢”,贾诩说“我在思考,所以没有说话”,曹操问思考些什么,贾诩说道:“我在想想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曹操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明白了。”于是将曹丕确定为太子(《魏书·贾诩传》: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原因是袁绍和刘表都是立幼不立长,最后导致兄弟相攻,父子不和,内部分裂,自取灭亡的。这个道理曹操当然非常明白,妙就妙在贾诩不直接说出答案,让你猜。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继位成为魏王,同年十月,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称帝,史称魏文帝。曹丕任贾诩为太尉,进封为魏寿乡侯,食邑800户。当了皇帝的曹丕,急于统一天下。有一天,他问贾诩:“我想讨伐不服从命令的吴、蜀,统一天下,你说应该先讨伐哪个?”贾诩委婉劝阻:“进攻对方首先要掌握兵权,建立国家以德为本。陛下顺应民心,受禅即位,治理国家,如果能以文治德化安抚天下,等待时机,以观吴、蜀内部变化,到时自然是水到渠成,统一天下也就不难了。吴、蜀虽然是小国,但依山阻水,地势险要。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懂军事。他们据守险要之地,又有比较强大的水兵,目前而言我们很难战胜他们。就用兵的方法来说,先要有胜利的把握,然后和他们战斗,根据对方的情况选派合适的将领,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依臣看来,在我们众多的文臣武将当中,目前还没有刘备和孙权的对手,即使以皇帝陛下的天威去讨伐他们,也不见得万无一失。古时候虞舜帝以盾、斧为乐舞就降服了有苗(上古时代的民族),臣以为现在应该先文后武。”贾诩的分析非常到位,也符合当时的实际,但曹丕一意孤行,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派兵到江陵进攻吴国,结果吃了大败战,士兵死伤大半。先前曹操在发动赤壁之战前,贾诩也劝过曹操,但曹操不听,有赤壁之败;现在又劝曹丕暂时不要兴兵伐吴,曹丕不听,有江陵之败。汉末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贾诩参与了两次,两次当中都有精彩的表现。
纵观三国时期贾诩的总体情况,他始终对着全局有着非常精准的把握,一出便是妙计,始终对人心的掌握了如指掌。决策者听则胜,听则成,听则安,反则败,这就是贾诩的水平,也奠定了他在三国时期众多谋士当中的地位,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
其实读过三国的人都了解的是,谋士通常好结局没几个,单看曹操五大谋士,荀或因反曹操称公调离中枢忧郁而死,荀攸、刘晔、郭嘉都是病死,但贾诩是寿终正寝的一位,善终时年龄77岁,在三国是非常长寿的了,死后还被被谥为肃侯。
《三国志》作者陈寿将贾诩、荀攸一起评价为:“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而对诸葛亮的评价则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对周瑜、鲁肃的评价是:“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从以上评价可以看出,陈寿对贾诩的评价是非常高的。陈寿认为贾诩是仅次于张良、陈平的人才,诸葛亮是仅次于管仲、萧何的人才。至于张良、陈平何许人也,相必不用多说。贾诩不光有张良、陈平的妙计与深谙人性,也有着功臣身退的谋略。
纵观贾诩一生,其实他真正全心全力辅助的只有一人,就是张绣,贾诩带着张绣投奔曹操之后,贾诩深知自己曾几移主,怕人猜忌利用。所以投奔曹操后,贾诩一直在曹操面前都很低调,所以我们在三国曹操的记载上,不同于小聪明的杨修,贾诩一般都是沉默低调的形象,很少主动的出谋划策,也不卖弄自己的计谋,也不会在曹操面前抖个机灵,有计谋的时候故意暗示曹操,然后隐退到曹操的身后。另外对于家门结缔,他从不攀附豪门望族。而功成之际,贾诩总会选择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其实从贾诩之前经历能看到,他心中有着天下抱负,信条则是先保存自己,再物色明君辅佐。当年,贾诩提出“奉国家以征天下”,把李、郭汜引进长安后,客观上对国家造成很大损失,虽然深得李、郭的尊重和信任,但他深知李、郭是虎狼之辈,非治国治军之人,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所以他最后不但没有同他们同流合污,而且利用自己的影响,保护了不少大臣,最终又择机离开了朝廷;离开长安后投靠同乡段煨,他感到段煨虽然是朝廷忠臣,但并不是个宽宏大量之人,疑心重、器量小,所以也择机离开了他;他第三次投靠同乡张绣,虽然张绣对他言听计从,但他感到张绣也不是最终倚重之人,最终他选择和张绣一起投奔曹操,这是他一生中最出色最明智的选择,也让他在乱世中保全了自己、保全了家族。
或许说到现代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贾诩的头脑里,自己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然后才是为别人出谋划策,妙计两败曹操,毒计离间韩马,把人性把弄如玩物一般,出世避难乡间无踪迹,入世现身庙堂指迷津,这是我非常喜欢贾诩的地方,一种大隐于市的高人,在出世与入世间游走的顶级谋略家。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乱世报国应当学诸葛亮,但太平时代下更应该学贾诩。
如易中天在《品三国》中曾评价贾诩 ——
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活得时间是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