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矛盾论》

《矛盾论》这篇文章在毛选中算是非常长的,全篇两万五千多字,其历史背景、目的同《实践论》是一致的。在时间线上,《实践论》在前,《矛盾论》在后。简单来说,两论都是毛泽东当时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才写出来的如此宝贵的两篇哲学文章。其中《实践论》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错的,而《矛盾论》告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所以它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

两种宇宙观

在《矛盾论》中,毛泽东首先写到两种宇宙观,简单来说,两种宇宙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和与之相对立的形而上学或者唯心主义观。换句话说,唯物辩证法看世界的一切观点都是联系的、运动的。那么反之,形而上学或者说唯心主义观去看待一切事物的观点则是孤立的、静止的,所以唯物辩证法是联系的、运动的观点看世界,唯心的形而上学是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这也就引出了联系、运动、孤立、静止的四个观点。

联系的观点是说这个世界或者文中说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联系的,就像一张网一样,每件事物的发生、运动、终结都会受周边事物的影响,同时它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它周围的事物,而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后,我们才能掌握事物发生变化的规律。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日常生活,任何一件事都是和周围事物有联系的,甚至和一些隔得很远的事物也会产生联系,所有的事物联系起来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生联系的事物,而这个联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学会用全局观的视角来看待事物。

运动的观点在辩证法里也可以衍生出一个很熟悉的观点 —— 原因和结果,因为事物是运动的,所以它的现状必然由之前的种种原因发生演变而来,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可以找到原因,同时它的现在也会成为一种原因,演变成它将来的局面,比如当你看到一个农民很懒,你就会说懒人就是活该穷,看到一个富人比较勤奋,就会说果然有钱人就很勤奋,勤劳能够致富啊,但如果我们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就知道懒惰这件事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它的发生必然有发生的某种原因导致了今天的懒惰。换句话说,尽管这其中的现实问题会很复杂,但原因绝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我们只有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也能更好的预防。把这个观点带入到生活中去,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观点,就会发现会带来很大的变化,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既然是运动的,那么它今天的情况必然是由昨天某种情况衍生出来的,而今天已经出现的情况又必然引起未来新的变动,这种观点也将对一个人的战略意识、规划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预判事物的发展衍生前途,这便就是运动的观点。

当把联系的、运动的观点看世界放到我们的生活里,重新把自已已经发生的事儿和即将发生的事尽可能的去对照分析,会有很大的帮助,与之对应的则是静止、孤立的观点,这刚好和联系、运动相反,看事物不会和周边事物联系,同一个事物不会做前后的对比,这就是静止和孤立观点。当带着这个观点去看历史会发现,古代皇帝们往往喜欢用静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他们认为事物的变化是外因,不是内因,所以皇帝要下台必须是外因,比如自然灾害、将领造反等等,这样一来,就掩盖了阶级的观点,也就掩盖了封建特权的剥削和压迫,所以《矛盾论》中说,“形而上学曾长期为统治阶级所拥护,后来输入了欧洲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又为资产阶级拥护。”当我们把这句话带入历史,将联系、运动的观点也带入进去,就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秘密。用联系、运动的看世界,由此会衍生出全局观、战略观的方法论;用静止、孤立的看世界,那么我们的视角就会陷入局部、片面、单一的视角,因而两种观点会在文化领域展现出来不同意识,这也是为何静止、孤立的观点会有如此广大的市场。

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因外因

为什么说用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会看到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及内部矛盾推动的呢?又为什么说矛盾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和运动呢?

我认为首先需要理解毛泽东这篇文章题目的“矛盾”指的是什么,矛盾是指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换句话说,矛盾不是指的具体的某个事物,而是处于事物内部或者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核心就在于对立统一这四个字,矛盾的一切规律都是对立统一的规律,这种对立统一的规律也就是我们说的唯物辩证法。所以说唯物辩证法研究的一切范围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而学习《矛盾论》的最重要意义是学会用矛盾的眼光看世界,用矛盾的方法分析事物。既然矛盾是一种事物的内部或者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那么内部矛盾自然就是事物内部所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外部矛盾就是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了。注意的是,这里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而分辨内部矛盾还是外部矛盾则是由我们选择分析的整体对象而言。你选择了把一个事物看作一个整体研究,那么处于这个事物内部所有的矛盾就称为内部矛盾,而事物之外的与此事物发生对立统一关系的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就是外部矛盾。

那么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所说的矛盾既包含了内部矛盾,也包含了外部矛盾。用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解释,是内部矛盾即内因,外部矛盾即外因,矛盾指的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而内因、外因指的是一种因素条件,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内因应是根据,而外因则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它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性规定的。比如鸡蛋原理,鸡蛋内部的一切矛盾性规定了这个东西的性质是一个鸡蛋,而这个鸡蛋会走向何种变化,则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走向有着被炒着吃、被打碎、孵化等等分支的命运,而走向何种命运,则是根据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当我们给鸡蛋创造合适的温度、孵化的各种条件,那么它就走向了孵化的命运;如果我们给它创造外力打击的条件,那么它就走向了破碎的命运,所以外因并不是说不重要,相反它很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物变化的方向和命运。但是反过来,我们创造了温度、时间、孵化等条件,但是它是一个石头,那么便不可能走向变成小鸡的命运,所以说内因是根据,而外因是条件,这个根据就是由内部矛盾规定的。

通过研究矛盾,从而确定事物的性质特点,也就是搞清楚它是蛋、是石头还是西瓜,搞清楚了基本性质,那么我们就能找出它的各种运动变化需要什么条件,剩下的任务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它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生变化,这也就是努力的意义。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细致分析了日本的矛盾、中国的矛盾,从而得出日本侵略战争的性质,又得出中国抗日的性质,然后又把这两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场抗日战争要向着何种方向演变,最后得出打赢抗日战争的条件,并附上了实现这些条件的操作手册,比如游击战、持久战、歼灭战、统一战线这些条件。为了实现这些条件,英勇的先辈们不计较一切代价,促成这些条件的发生、发展,最后终于打赢了这场战争,这就是内部矛盾外部条件的运用流程,所以分析矛盾就是要搞清楚事物的性质特点,才能掌握它变化的方向,从而创造条件使它朝着我们想要出现的变化方向前进。

因为矛盾是一种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或者事物与外部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我们只有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同时又运用运动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看到他们的矛盾,才能看到他们的发展变化以及所需要的条件,所以要建立体系的思想、理论、方法技巧,当我们可以看到用联系、运动的视角看事物,也就看到了矛盾、条件、运动等等,所以它是一个体系,也是一个完整的方法论。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

那么该如何分析复杂事物的矛盾呢?这里要首先了解矛盾的普遍性,这其中包含着两个含义,其一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运动过程中都包含着矛盾;其二是同一事物发展的自始至终过程中都包含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一切事物的运动都包含着矛盾,而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世界处处都是矛盾,但是,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差异是不是矛盾呢?

比如两口子组成一个家庭,我们把这个家庭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实际上这个家庭内部的所有矛盾都是内部矛盾,但是这小两口感情特别好,从来都不吵架,可能会偶尔拌嘴,但仅仅只是一些观点的差异,最后双方都会互相谦让,相互妥协,因此从来也没有出现矛盾斗争的场面。因此就出现一种观点,矛盾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而在《矛盾论》里,毛泽东反驳了这个观点,因为它不符合矛盾具有的普遍性的原理,即一事物发展的自始至终过程中都充满了矛盾,但口说无凭,一切观点的对错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方才有意义。在《矛盾论》中有一个例子,当时的富农、贫农都是农民,大家都穷,好像只有差异没有矛盾,但如果那么估计,实际上同样会丧失警惕性,一旦出现某种条件,矛盾就会激化。如果不提前准备,提前看到矛盾发展和运动的方向性可能性,那么就要出问题。比如井冈山时期的八月失败,就是没看到富农、贫农的矛盾,当白军围剿来临时,两者矛盾就会激化,富农可能会投机反水,反过来参与白军围剿贫农。所以有些矛盾或许一辈子都不会激化,但是并不是说它不存在,它时时刻刻都存在,只不过激化的条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现。因此差异就是矛盾,分析矛盾的时候就必须要关注到矛盾的方方面面,注意到一些看似还没有激化的矛盾,当条件变化的时候,是否有可能激化,条件的变化有没有可能,如果有可能,各种复杂的矛盾会发生哪些变化,哪些矛盾会激化,哪些矛盾不会激发。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看到复杂事物的方方面面,把事物分析的清清楚楚,牢牢把握主动权,否则有时候就会出现局面失控,甚至是大意失荆州的情况。

那么矛盾为什么会具有特殊性呢?这是因为任何事物他们都不可能处于完完全全一模一样的环境之中,所具有的矛盾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其特殊的矛盾,是区分它和其他一切事物的依据。这就涉及到了教条主义问题了,教条主义的问题就在于把一些适用于解决普遍意义上矛盾的方法,直接照搬用到了看似相似的事物上,由此带来巨大的灾难。比如第五次反围剿前夕,教条主义者照搬苏联革命经验,不注重中国具有特殊的性质,认为都是无产阶级革命,都可以走城市进攻路线。因此,将种种策略、思想理论照搬而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沉痛的失败,而一切矛盾都具有特殊性,如果我们把中国这个国家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它必然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把一个家庭看作一个整体,每个家庭也有着它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看作一个整体,这个人也必定有着其特殊性。

所以,人认识事物其实就是认识事物所有的矛盾,找出这些矛盾的规律性,从而把事物推向我们想要的方向和结果。很多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理论和方法是前人总结出来的,但是当我们把这些理论方法用到具体事物中的时候,具体事物会有其特殊性,所以就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改变,以适应事物的特殊性,而矛盾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事物之间,而且表现在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比如我们常说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干什么样儿的事,其实说的就是矛盾的特殊性,不研究这些特殊性,而是把一般的规律直接照搬,问题就容易出现了。所以认识事物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一个局部的东西不断研究开始,找出规律、共性等等,然后还要把这个共性的规律、理论重新运到具体的事物中去,又必须对实际事物加以认识、分析,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缺少了任何一个过程都是不对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大致如此,而难点在于实际分析过程中如何判断矛盾所处阶段、矛盾的转化变化等等。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会有着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矛盾,抓主要矛盾的前提是我们先找出所有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运动的矛盾,以及可能会在某些条件下激化以后导致影响事物的发展运动的矛盾,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也不是学了某个理论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矛盾论》中其实并没有具体的如何找出矛盾的论述和方法,它只是告诉我们一些矛盾的特点,这些特点均由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演变而来,比如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等等,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有着矛盾,可以说社会上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往往充满着矛盾,而当我们面对复杂矛盾的过程中,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任何阶段都有且仅有一个主要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很多困难就迎刃而解了,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根本点就在于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次要矛盾有时候会发生变化。比如当帝国主义全力展开侵略战争的时候,那么主要矛盾就变成了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除少数叛徒之外,所有阶级能够暂时性的团结起来,一切反对侵略战争,此时阶级矛盾就变成了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但是当帝国主义采取的不是武装侵略,而是文化政治经济上的温和性的方式以后,则大资产阶级、大买办就会投降,站在帝国主义一边,共同实行对本国人民的压迫,而这个时候主要矛盾就发生了变化,阶级矛盾成为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了。

中国近代史从北伐到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再到解放,均符合这个规律,所以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也是会发生变化的。忽略了这种变化,认为主要矛盾不会发生变化,那么就会犯错误,会在不同阶段出现抓错主要矛盾的情况,但是不论怎样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即使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但是有一点不变,就是只有一种矛盾起着领导的作用。不要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我们要反对矛盾的均衡论,矛盾的基本形态是不平衡,其中必有主要矛盾,这就是我们说的抓主要矛盾。

那么一对矛盾中的两个方面是否是均衡的呢?比如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日本和中国既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均衡的吗?谁又起着主要作用呢?答案是不是的,其中必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领导作用,也就是对矛盾发展和演变的方向起着更重要、更有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抗日的三个阶段中,在前期日本力量极强,我方极弱,则发动侵略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日本手里。双方的矛盾以何种形态发展,将向着什么样的方向演变,其主要作用的在日本方面。而随着持久战的继续,此消彼长,日本将逐渐走向战争泥潭,走向帝国主义的毁灭状态。我方则因为统一战线的持续、持久战的坚持、人民战争的发动,逐渐把主动权夺回到自己手里。那时候,矛盾着的双方地位开始发生转变,我方成为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而对方成为次要方面。那时,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是否反攻和是反攻,怎样反攻,这些决定战争走向和命运的主要决定权又回到了我们手里。于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发生了转化,看清了这一点的意义就在于当着我们处于困难局面的时候,就必须观察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否有可能发生转变,如果有可能,那我们就要想办法促成这种转变,尽早掌握主动权。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间会发生转化的应用,可以说在解放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开始双方的矛盾的发展变化,将会走向何种命运的主动权,其实是掌握在国民党手里,他们起着是否发动战争的主要作用,决定了战争的性质。但是当我们分析了这种矛盾,发现我们有人民、土地革命等几个有利条件,随着战争的进行,力量将逐步强大,而敌方的有利条件,如武器装备、税收、外交支援等等,随着战争的继续,将逐渐衰弱。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随着矛盾的持续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及国民党方面会逐步转化成矛盾的次要方面,我方将逐渐掌握主动权,成为规定解放战争进程结果的一方。而要实现这一点,那么我们要创造一些条件,比如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每战必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打歼灭战而非消耗战等等。总之,为着实现矛盾的转化,付出一切努力,最后赢取胜利。这种思维方式在毛选中涉及的军事思想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应该说从井冈山时期开始,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原则。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那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是什么呢?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着的两方面互相连接、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互相合作,一方的存在以另外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就好比正和负、好和坏、善与恶、生与死、困难和顺利。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没有好就无所谓坏,没有对就无所谓错,矛盾的东西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在一个体系中共同从促进事物的发展。

而同一性的意义在于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着的双方会互相连接,互相合作,共同促进事物的发展。另外,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比如国共的第二次合作,这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共同抗日这样的条件下互相连接、互相合作、共同促进事物的发展。如果看不到这方面的意义,那么就陷入了关门主义,否认了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连接、互相合作,比如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的条件下,会存在共同合作,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局面,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原理衍生出来的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结、相互合作的意义,忽略了这种意义,那么就会出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时候关门主义的观点。所以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必须在一定条件之下,我们才会出现相互连接、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等现象。相反,条件一旦破坏,则矛盾就可能激化,演变成为对抗性矛盾,所以不管什么矛盾,我们要关注到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矛盾会如何演变,是激化还是处于一种暂时得平衡。另外,矛盾着的双方还可能会出现相互转化的局面,地主可能随着矛盾的变化失去土地,农民可能会随着矛盾的变化拥有土地,这一切都是矛盾着的双方斗争的结果。

而在矛盾的斗争性中,同一性是相对、有条件的,而斗争性却不同,斗争性是绝对的、一定的。比如国共第二次合作中,斗争就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的,蒋介石一方面有抗日的需求,当着抗日的压力巨大的时候,双方暂时性的统一起来,而当这种压力稍微减轻,则其消灭八路军、新四军的意图就立刻表现出来,忽略了这种斗争性,就会出现王明的观点,即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归于统一战线。相反,看清这种同一性和斗争性,则出现了毛泽东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他无时无刻不在斗争,关注的斗争性同样可以创造条件,使得斗争的方向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进行演变,同时避免损失,减少斗争性对自己的伤害,这在《毛选》中的《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问题》一文里有着充分的体现,这正是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最后则是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是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难以调和,必须采取激烈的对抗形式才能解决的矛盾,便称之为对抗性矛盾。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个阶级长期的并存于一个社会中,他们互相斗争着,但要等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

矛盾的斗争体现的意义告诉我们,当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非常激烈的时候,妥协是没有用的,必须采取对抗的形式来解决这个矛盾。那么同理,当矛盾还没有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的时候,则往往需要采取温和的方式,尽可能不要通过激烈的手段来解解决矛盾,否则也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但如何估计矛盾确实是困难的,但是这个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我们知道了这样的理论后,就可以有理有据的对过左过右的倾向提出依据。这个理论其实在社会上非常常见,其关键点就在于估计矛盾的性质是人民内部矛盾还是敌我矛盾,还是其他的什么矛盾,是否要采取激烈的斗争形式。

在革命时期,只有采取这种革命的激烈手段,才能得到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即通过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旧中国,转变到独立自主、有自我主权、有人民民主、有幸福生活的新中国去。这时,谁如果反对革命,谁就是阻碍矛盾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人,我们就要打倒和推翻。反之,如果矛盾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过早的革命斗争,过于激烈的斗争手段也是不可取的。和平年代有些矛盾我们定义为人民内部矛盾,会采取温和调解的方式去解决,而有些矛盾触犯到刑事犯罪,甚至是严重的刑事犯罪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把它当做敌我矛盾,采取激烈的斗争手段去解决。如果不能明白这一点,那么对于激烈程度不同的矛盾,我们就往往采取了不合理的对抗手段,要么过于妥协,要么过于激进,从而不能达到妥善解决各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也就是对抗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意义。

读《矛盾论》,其读后感我觉得是无法简略概括的,写到此时,倒是让我想起张国焘的《我的回忆》,张总是讲我当初如果怎么怎么样,但他或许仍不知的是,毛泽东的一切思想、行动的基础在于人民、在于亲身调查、在于亲身实践,他能战胜你,是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人。从早期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等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用真实的用一脚一印在泥土里为旧中国走出来了一条光明大道。而在《矛盾论》一文里,我更可以看到毛泽东是如何通过坎坷波折的实践验证了自己的理论,而我们在生活里、社会上、思想中往往处处充满着矛盾,虽然能感受到的,但是我们并不能深刻理解它,而《矛盾论》这篇文章能让我们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那么再把它放到生活里加以不断的运用和对照,久而久之,用矛盾的眼光看世界就形成了。

毛泽东曾说,理论与实践,实践是主导方面。实践的过程或许坎坷漫长,但长此以往,对理解及分析事物的思想深度的提升也是非常巨大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而对于毛泽东,我们或许更可以做到的不仅仅是缅怀与崇拜,而更可以做到的是,深入他的文字、了解他的思想、探索他、学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