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通讯 No.106 Daniel Bell
后工业社会 ——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Daniel Bell(丹尼尔·贝尔),生于1919年,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作为一名“介入型”学者,贝尔密切关注并深入分析了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撰写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著作。主要著作有《意识形态的终结》《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等。他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分析上。Bell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和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丹尼尔·贝尔曾从事新闻工作,在七十年代从事教学工作,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教授。他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这部书,为众多研究者所引用,“后工业时代”也成为反思工业社会、现代性的一个重要名词。丹尼尔·贝尔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是技术一经济领域与文化领域的断裂和冲突。在技术一经济领域,由于崇尚节俭勤奋的清教伦理,演化到现代意义的消费社会,使得工作失去了宗教意义上的号召力,工作伦理发生了变化,工作不再是证明自己德行操守的拯救阶梯,而是世俗意义上的生存之道。
社会的阶层化和世俗权力的合法化,导致宗教意义上的社会凝聚力遭遇瓦解。从文化领域看,大众传播导致的电子传媒革命,消除了阶级隔阂,宣扬喧器的、表层的大众文化消费形态,制造繁华的景观、新奇的渴望、流行的元素,追求轰动效应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特征。宗教生活的崇高感、价值观逐渐为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所取代:电视成为窥视的窗口和娱乐的道具;自我奋斗与成功人士成为榜样,颓废与呻吟是白日梦的避难所。在贝尔所称的“后工业社会”,视觉文化替代了印刷文化,将印刷文化所保留的难得的静默、反思空间涤荡一空。一切震惊、感动、揪心,都会伴随频道的切换一闪而过,生活本身被戏剧化、情绪化,人们久居其间而不觉其味。
很多工商界人士引用丹尼尔·贝尔,都将其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思想鼻祖,比如他指出“后工业社会的五大特征”是: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专业人员取代企业主居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技术发展是有节制的;决策制定依靠新的智能技术——从刻板的正面解读来看,这五大特征无疑重复着进步主义的腔调,试图刻画一个未来生活的图样。但不幸的是,这一图样往往只与“增长”、“竞争优势”、“财富”相关,而与“幸福”、“宁静”毫无瓜葛。这五大特征的核心要旨其实是:超验的幻象被快感文化所代替,情欲崇拜将替代金钱崇拜,如同《花花公子》杂志勾勒的生活图景一样。这是丹尼尔·贝尔话语无法克服的局限性——这不能怪他,因为“批判”已经不是主流。后现代学者内心明白,苍白的批判话语永远都是“漂浮的能指”(出自拉康与德里达,德里达以其“去中心”观念,反对西方哲学史上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认为文本(作品)是分延的,永远在撒播。德里达的批判矛头直指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德里达继承了拉康“滑动的能指”的概念,指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漂浮的能指”,打破了能指和所指的二元结构,使得能指可以建构所指,从而赋予能指新的意义),文本的意义并非凝结在文本之中,而是被话语的受众共同消解掉。
在生活上,贝尔有过两次婚姻,分别与Nora Potashnick和Elaine Graham,都以离婚告终。1960年,贝尔与文学批评学者,也是Alfred Kazin的妹妹,Pearl Kazin结婚,她也是犹太人。贝尔的儿子,David Bell,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法国历史教授,他的女儿,Jordy Bell,曾是玛丽蒙特学院的学术管理员和教师,在纽约塔里敦,她教授过美国妇女历史等课程,直到2005年退休。
贝尔于2011年1月25日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家中去世。
🗃️ 主要观点
- 📌 中轴原理方法论:贝尔认为,纯粹客观的社会结构并不存在。通过选择不同的视角和原则,可以总结出不同的社会结构。他将这种方法或原则定义为“中轴原理”。该原理着重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多元的社会观察与解释,同时强调核心原则。依据个人的主观需要,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挑选一个最为关键的关系或因素作为研究的中心。理论视角的转变不仅会改变对主要问题的关注,而且会引起理论概念的变化,因此被贝尔称之为“旋转的中轴”。贝尔提出,社会因素或结构由中心影响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经济化是社会结构的中轴,参与管理是现代政体的中轴,而文化领域以实现自我和强化个人愿望为中轴。这一原理在贝尔的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不仅为区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提供了基准,也为研究后工业社会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方法和原则。
- 📌 后工业社会的变革: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是依据中轴原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变化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理论构想。值得一提的是,《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其深刻的预见性不容小觑。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包括:
- 经济领域:由产物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 职业分布: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主导力量;
- 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变为核心,成为社会革新与政策制定的关键;
- 未来方向:对技术发展加以控制,并进行技术评估;
- 政策制定:着手创造新型的“智能技术”。
三种社会类型——前工业、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在中心任务和基本矛盾方面的对比如下: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在当今世界仍是大多数国家的现状——主要劳动力集中在与自然资源提取相关的行业,如采矿业、渔业、林业和农业。人们的主要生活竞争是与自然环境的斗争。工业社会——主要指北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加上苏联和日本——是以商品生产为中心的社会。人类生活的竞争焦点是与加工过的自然环境竞争。后工业社会则是建立在服务业基础上的社会,因此其竞争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这一社会不那么注重体力或能源,而更重视信息。专业人士成为社会的主要角色。在前两种社会中,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中心任务;而在后工业社会中,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则成为了主要的任务。
- 📌 后工业知识社会学:在后工业社会中,理论知识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它对其他社会层面具有中轴作用。这一根本性变化表现在知识增长、知识分化、新智能技术的运用以及知识在决策中的参与和在社会过程中的作用。贝尔强调了知识的系统性、合理性和传播性,并强调其功能与影响。贝尔将知识定义为一套系统的对事实或思想的阐述,它提出合理的判断或是基于经验的结果,并通过某种交流手段以系统化的方式传递给其它人。贝尔还概述了二战后新技术革命对西方工业社会带来的五个变化:
- 新技术通过以较低成本生产更多商品,成为全球提升生活水平主要推动力,有望根本解决物资短缺,缓解阶级冲突。
- 技术催生了一个新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阶级,虽不在工作现场,但他们相当于工作活动的“参谋部”。
- 技术推动了合理性的新定义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功能关系和量化,推动人们从逻辑理性向功能效用转变。
- 作为技术后果的运输与通信革命,经济和社会上产生了新的依存和互影响关系,职业关系和专业分工逐渐取代亲属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 美学认知,特别是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已经发生剧烈变化。
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结构如下:
- 创造性的顶级科学家和高层专业管理人员。
- 工程师和类似教授的中产阶级人士。
- 技术员、初级教师和教育助理人员构成的无产阶级。
在工业社会,资本家阶级主导社会,以工业企业为基础;在后工业社会中,科学家群体占主导地位,其基础机构是大学。贝尔提到,大学正在逐渐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社会机构。贝尔进一步探讨了科学的精神特质、组织形式及行动方式在后工业社会的变化并给出了新见解。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独立性,但在后工业社会,科学职业团体的内部官僚化和与政府机构的密切合作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同时,却让科学精神的核心独立性受到损害。科学精神和活动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和政治化上。
📌 后工业社会文化矛盾:贝尔将现代社会视为由三个独特的领域组成,每个领域受到不同的核心原则的支配。
- 第一个领域是技术—经济领域,其根本原则是工具理性,而科层结构成为这一领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在这里,个人被看作是功能性的“物”,他们的个性在职能中消失。
- 第二个领域是政治领域,以平等为其核心原则。政治的本质在于展现统治者的意志,同时,政治宣传旨在追求平等,在整个社会中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干预,结果引发了普遍的社会紧张。
- 第三个领域是文化领域,这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领域,它的特点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这也是资本主义文化领域的中心原则。
- 现代主义思潮以其不断变换的创新、奇异和特殊形式,不可避免地与各种文化领域结合,由此现代主义掌握了文化的主导权。然而,现代主义内部的危机注定了其统治地位终将衰落。现代主义通过强调个性、自我和本能来反抗以工业和科学为基础的工业秩序和工具理性,事实上,它在试图用特殊性对抗普遍性,以非理性挑战理性,这是一个不太可能稳定获胜的战斗。后现代主义跟随现代主义的脚步继续前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赞扬自我,而是更进一步地探索、分解自我,并采用各种词语表达深层本能中的自我。
- 文化是一种追求意义的领域,资本主义文化从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主义,已然破碎分崩。因此,贝尔设想创立一个新宗教,这是一种摆脱传统宗教严格禁忌的宗教,基于人们自愿和自主信仰的文化崇拜。这种新宗教或文化宗教的显著特征是认识到人生的有限性,并致力于约束人类行为。而新宗教的实践形式是“公众家庭”,人们热衷参与政治活动,尊重他人,不过分自恋。这反映了贝尔新保守主义的立场,他企图通过强调社会团结和稳定秩序来解决新自由主义泛滥造成的社会问题。贝尔关注文化生活的感性特点和形式,他观察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变迁中的一个新趋势:视觉文化的兴起。在城市化和现代文化的双重作用下,文字文化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被视觉文化所取代。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下,感官不再像在传统社会中那样迟钝并从属于理性的控制,理性逻辑也失去了其在文字文化时代的广泛支配力。
📌 意识形态的终结: 贝尔在1960年《意识形态的终结》(The End of Ideology)这本书中,对当时普遍存在的意识形态信念的一次重大反思,提出了一些主要的观点:
- 意识形态的消退:贝尔认为到了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经历了由于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带来的意识形态热情的消退。他指出,先前推动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大型意识形态体系(如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形式的激进主义)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影响力,转而由更为实际、经验主义的和技术性的政策讨论所取代。
- 后意识形态时代:贝尔主张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后意识形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普遍的意识形态被视为过时和不适用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个人更加关注技术性和实用性解决方案,而非总体性的理论和意识形态。
- 技术和专业化的升级:贝尔强调了技术专业知识在政策制定和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专业知识和技术理性变得至关重要。对于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讨论和解决更多地依赖于专家知识而非意识形态激情。
- 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贝尔观察到,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纯粹的市场逻辑也受到福利国家的制衡,与此同时,工人阶级也不再是一个激进的社会变革力量。由于工业社会的成功建立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传统的阶级矛盾和意识形态冲突有所缓解。
- 文化矛盾:尽管《意识形态的终结》主要关注社会结构和政治的变化,但贝尔也提出了“文化矛盾”的概念,他指出,现代社会在经济技术上的成功可能与文化价值系统发生冲突,如消费社会的无节制与深层文化价值之间的矛盾。
- 价值相对主义和中间地带的政治:贝尔讨论了在意识形态热情消退后,政治趋向于中间地带;意识形态极端主义失去支持,而更温和、调和的政治态度得到推崇。他也提到了价值相对主义对于社会共识和统一行动的挑战。
这本书是写于1960年的,是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氛围的洞察,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其实这个题目说是终结,其实书里我读起来,看到的是新旧交替。无论他的观点对与错,在1960年那个时期,贝尔能想到写到这些,就真的很厉害了。
完
📚 最近有收获的好文章
🧐 分析与思考:黄奇帆的复旦经济课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39006/
吴晓波曾说,“国有难事读奇帆”,而这本《分析与思考》则是黄奇帆先生在2020年写的一本书,黄奇帆不仅本身是理论研究与亲身实践的集大成者,另外是他写的书虽然官话不少,但是逻辑分析连贯流畅,有力而不空洞,富有真知灼见,绝对是好书,尤其对于我这样的经济学小白很有启发。
- 金融的本质,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不管什么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二是信用、杠杆、风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信用高的风险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低,风险也会相应较高。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三者的“度”,设计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三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这是所有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谓“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 中国金融业最近这些年一直在着力解决三个问题:金融如何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避免脱实向虚的问题;金融如何解决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如何防范各种类型的风险,特别是不要出系统性大面积的风险的问题。这三件事一直是金融主管当局或整个金融系统都在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中央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也是要解决这三方面问题。
- 在几十年的经济管理和研究经历中,我总结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范式:“问题一结构一对策”。面对各种问题时,先研究问题、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结构性的、体制性的、机制性的、制度性的短板,通过改变问题的联系方式、边界条件,使得问题朝着理想的方向和预期的目标转化,问题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
- 我认为未来我们也要转向主权信用货币制度,但转向政府信用货币制度不意味着货币可以随意发放,也要有一个锚来约束。发行的增速大致等于 GDP增速加上通货膨胀率加平减系数。
- 金融结算产生税收,不仅是所得税,还包括专利税、版税,金融结算产生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这些都不在中国大陆。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拥有这个产业链、价值链的结算枢纽、结算点,谁就拥有这个产业链的财富中心。
- 金融创新中加杠杆的办法一共有六种。第一种叫高息揽储。第二种叫刚性兑付。第三种是资金池。第四种是错配。第五种是通道,通道可能把债权变成股权,就可能产生底数不清的资金流。第六种是嵌套,通道以后还可以嵌套。
- 开放真正要防范的冲击是什么?是资本项下资金流动。所谓资本项下资金流动,就是如果你开放了,会让所有老百姓和企业能随意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带出去。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只有等到人民币成为世界硬通货,真正成为国际货币的时候才可以放开,就像美国人从来不会对美元进出管制,因为它是国际货币。我们贸易项下自由流动从1996年就开始了,但是资本项下不能自由兑换,这个要管住。这个不管住,每天几十亿美元往外走,一年就会走掉几千亿美元,那是对国民经济的伤害。
- 我要讲的意思就是退市制度没搞好,只进不出、只吃不拉,这是股市发展不顺利的基本原因。(这点我想起来刘纪鹏老师谈股市的内容,不是退市制度没搞好,是整个中国股市的弊病实在太多了)
-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九个方面的问题:(1)总量小;(2)交易所竞争力不够;(3)市场分割;(4)发行机制不健全,注册制不到位;(5)退市制度不健全;(6)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治理水平有待提高;(7)证券公司综合实力、竞争力较弱;(8)投资者结构不合理;(9)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建设需要加强。
🤵🏻♂️ 作家考编,公众急了(南风窗第24期)
- 如今,社会对作家的想象似乎是某种独立人格,追求自为自在,灵魂高贵,不将自己依附于种种限制性条件,更不必说寄生于体制,应当自居于边缘,不与主流价值模式合流。这种美好的期待与我们身处的现实,实在是错位的。而这种错位之所以会发生,因为我们的期待建立在一种“以真诚为好”的道德感上。也就是说,作家的文学写作所关照的人群及价值立场,应当和他的个人选择与公共表现是一致的。不一致就意味着是假的,不可信的,在道德上是不好的,反过来,一致的才是真的,是可信的,在道德上是好的。所以对作家的期待是一种对“真诚”的期待。但“真诚”尽管看起来美好,却并非理所当然。
- 熟悉传播学或者社会学的人,会知道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或者由莎士比亚而来的“社会角色”论。在公共意见里,我们都戴着面具,我们都在扮演,我们扮演的人不是真正的自己。这意味着,第一,存在真实的我与角色(假的)的我的区别;第二,真实的我=好的;虚假的我=坏的。这种二分法,虽然具有某种启发性,但也在阻止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我与现代社会。想想看,真诚最被引以为美德的,恰恰是在社会分工最为发达,安全感最为稀薄的社会,因为在这里,社会角色是普遍存在的,人只是生产秩序里的一环,生存的方式就是某个人格的片面去适应和匹配生产方式;因为在这里, 绝大多数人出于自我保护,过的是一种不得不装蒜的委屈人生,自我已隐藏模糊得不见了踪影;所以在这里,现实与道德发生了分裂,最为普遍的现实,却是道德上最虛弱的。
- 在很多现实情境里,被赞许的真诚也只是某个萎缩的、压抑的自我,在给自己呼唤力量。它是可以的,和它是应该的, 又或者它是好的,并不是一回事。所以当这个自我真的爆发的那一天,也并不就意味着是“好的”获胜了,而只是某个自我获胜了。就像罗翔曾说的,“爽”是大写的四个叉。直抒胸臆,表达直爽,不一定能让我们在智识和情感上获得更好的状态。在这意义上,高涨的道德意识,也是另一个还没有被满足的自我在呐喊。借用美国文学批评家特里林的话:“英雄就是看上去像英雄的人,英雄是一个演员,他表演他自身的高贵感。”
🗣️ 现代主义与失语症(读书2023年4期)
- 曼德尔施塔姆曾在《词与文化》中写道:“物是词的主人吗?词是普叙赫(Psyche,意为‘灵魂’)。活着的词不意指事物,而是如选择居所一样,自由地栖身在客观意义、物质实在、亲密的身体之中。”对曼德尔施塔姆而言,这是词与物关系的理想状态——自由自在而又紧密相连。现代词与物的关系不再如此有机:“词在事物的周遭徘徊,如同灵魂徘徊在那被抛弃却未被忘记的身体周围一样。”在他的现代主义认知中,活着的词与事物之间本应具备天然的、神性的联系。离开了词的肉体,只是一具作为符号的干尸。换言之,当现代人可用的表达手段只剩下符号,失语成为必然。如果失语是一种必然,为何还要表达?因为虽然语言早已去魅,但是除了语言,人类又一无所有。语言是人类唯一的避难之所。
- 曼德尔施塔姆表达一种现代主义者对语言的自觉:语言最不足信,然而除了语言,人类又一无所有。这种既怀疑又依赖的态度必然导致失语。“留给我们的只有吻。”在曼德尔施塔姆看来,诗歌的任务,不是揭示吻在彼岸的永恒形象,而是抓住词闪现的瞬间 —尚未脱落树干的果实和尚未离开嘴唇的吻。
🗃️ 盘点2023年20件第一次发生的事
出自纽约时报,其中几个事情确实可以记住一下。
- 超过10%的日本人口年龄达到80岁及以上:日本全国的数据显示,有史以来第一次,日本每10人中至少有一人超过80岁。日本厚生劳动省6月发布的数据还显示,2022年,日本的出生率降至189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个拥有超过1.25亿人口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老龄化的人口。
- 科学家们成功地从地幔中提取岩石:早在1961年,研究人员就曾多次尝试从地幔中提取岩石,但都没有成功。今年5月,科学家钻探进入地幔,首次从这种致密岩石中提取了多个梦寐以求的样本。科学家们将一艘海洋钻探船部署到一个地方,在那里,由于大西洋中脊附近的构造活动,地幔被推到更靠近海底的地方——一个被称为“莫霍”的区域。这些样本让地质学家对地壳之下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 印度飞船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印度成为首个成功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的国家,此前印度与俄罗斯在这一地形崎岖的阴影区域着陆的任务都以坠毁告终。8月,印度“月船3号”(Chandrayaan-3)在距离月球南极约595公里的地方着陆。这让印度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发射飞船到达月球表面的国家。自从在那里发现了冰冻水存在的证据,科学家就一直渴望探索该地区。
- 地球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的12个月:根据非营利机构“气候中心”的数据,从2022年11月到2023年10月,地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2个月。该组织的分析显示,全球气温比前工业化时代的记录上升了1.3摄氏度,这引发了环境和气候学家的担忧,因为这一数据已经接近2015年《巴黎协定》所设定的全球变暖升温控制基准1.5摄氏度。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着132亿年历史的黑洞:凭借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观测的数据,研究人员证实了迄今为止宇宙最古老的黑洞的存在。据估计,这个黑洞形成于“大爆炸”后约4.7亿年,比银河系中的黑洞要大10倍。
⛅️ 朱令案全网最详细梳理
《被延誤的病人和從不延誤的權力》当年三联生活周刊这篇报道的题目,印象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