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一句陶渊明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笆篱草舍,三径秋菊,几声犬吠,山深日暮,身处此景,你会想起谁呢? 我想我会想起一位东晋老者,在那“真风告退,大伪斯兴”的时代里,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这名老者就是陶渊明,每当我读起陶渊明的诗句,总有种帮你在生活疲惫和迷茫中找到慰藉的“魔力”,指引人们如何做一名生活的勇者。难怪辛弃疾说陶渊明,“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苏轼评价陶渊明,“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李清照更是以他的诗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而自号易安居士,可见陶渊明“人品”“诗品”之绝,曹雪芹更说“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将“秋菊”送上“精神神坛”。观陶一生,始终高洁自持,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寻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向往生活。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大概公元365年,陶渊明出身于江西,他的曾祖父陶侃,寒素出身,凭借着政治才能和自身奋斗,从一个小吏一步步的往上爬,最后以军功置身高位,官至大司马。陶渊明的外祖父是魏晋名士孟嘉,他潇洒不羁,清高自持,是清望名士的代表。以功业进取的祖父和逍遥清高的外祖父分别对陶渊明的性格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他将曾祖父陶侃作为建功立业的榜样。但他率真的性格和气质却与外祖父孟嘉十分相似,这也注定骨子里的他无法做到陶侃那样屈刚做柔,折节事人。所以早年的陶渊明常陷入怀抱理想而无处实现的焦虑之中。到了陶渊明父亲时,家族迅速衰落,陶渊明父亲只有以淡泊自持选择隐逸道路,这是衰落的军功贵族后裔在无法进入高门士族时的无奈之举。不过,家族的根基让幼年的陶渊明还能过着不错的生活。他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崇拜孔子的“士志于道”,有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渴望和救世济民的理想抱负。他曾在《拟古》中写道,“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虽然陶渊明没有“抚剑独游”过,也没到过“张掖”和“幽州”,但用“利剑”形容自己有凌厉勇敢的精神,用“张掖”和“幽州”表达了自己统一国家的理想愿望。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非常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常常为看到树木枝叶交错成荫,听见鸟儿肆意鸣叫而高兴。在五六月里,当阵阵舒适的凉风从身上掠过,他便觉得自己像伏羲氏以前的古人那般快活。到了陶渊明青年时,家道就衰落到近于清贫了。但是他照样喜好读书、饮酒、抚琴、作诗赋文。他朴素潇洒的文章风格逐渐形成,他崇尚古代的高士们那种超越于物质生活之上,不会因贫困气馁的情怀,以宅前的五棵柳树给自己起了个雅号 —— 五柳先生。简陋房屋前的五棵柳树清静、淡雅、朴素,也正好显示了他的性格。同时,他写了名篇《五柳先生传》,第一句就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表现出他对当时这种讲究门第出身的社会风气的不屑。在其中,他形容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表达了自己性情的同时,也讽喻了当时那些爱慕荣利、清谈不休的门阀名士。虽然陶渊明常陶醉于闲居的恬静和自由,但他也常为没有酒喝而忧愁。“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过这都是小事,因为五柳先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也正因为才华横溢、品行端正,陶渊明在乡里逐渐有了一些名声。《晋书》中说陶渊明,“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9岁那年,陶渊明因为家道困难,需要赡养老人等生计原因,不得已担任了本州的祭酒,负责掌管教育文,顶头上司是江州刺史,正是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这位出身琅琊王氏的刺史,虽然书法得到父亲王羲之的指授,但治州理政的才能却有所欠缺。“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所以没过多久,陶渊明就因忍受不了不靠谱的上司和为官的繁琐,自己主动辞职回了家。根据晋朝制度,地方官员要下乡勉励农民耕种,所以在担任祭酒期间,陶渊明写下了《劝农》六篇。以劝诫农户“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否则便会“饥寒交至”。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的上古气象和“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的淳朴民风的仰慕。

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东晋是文人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不少名士推崇淡泊沉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风骨,所以陶渊明辞去江州祭酒的行为,反而提高了他在社会上的声望。他名声大噪,不仅成为了被州府关注的人物,还成了不少当地青年隐士的偶像。所以不久后,州府又召他做主簿,但陶渊明还是推辞了。州府三次征召都被他推辞掉了。随后几年,陶渊明过着“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的农家生活,他常常陶醉于美酒和田园美景中。而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朝廷乌烟瘴气,权力斗争交织不断,在复杂的斗争中,桓玄的势力迅速上升,成为受人关注的政治焦点。此时,陶渊明选择了再次入世,成为了桓玄的幕僚。那一年,他34岁。这次入仕途,有可能是他在乱世又看到了实现豪侠济世志向的希望,也有可能是害怕,毕竟桓玄作为一方军阀,拒绝他的征召可能会引来祸水,而桓玄图谋篡位的野心逐渐暴露。次年,由于母亲去世,他借此原因辞官回家服丧。在他服丧期间,桓玄攻入京师,威逼皇帝退位,自己称帝。但不久后桓玄就被刘裕举兵征剿,最后兵败身亡。

不为五斗米折腰

回老家三年丁忧期满后,40岁的陶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刘裕的参军。在刘裕幕下一段时间后,陶渊明又转到了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下任职,这期间,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世后却仍然眷念田园,他留滞官场的心情已成强弩之末。他在诗中写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折。”没过多久,41岁的陶渊明在他人的推荐和帮助下出任了彭泽县令。主要的原因是县令的收入相较于担任幕僚要丰厚的多,一些隐士在归隐前多选择做一任县令,为归隐后的生活做准备,并且彭泽离他老家很近,仅仅百里之隔。 然而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到彭泽县视察,他刚到就趾高气扬的让陶渊明去拜见他。县里的小吏建议陶渊明换上官服束带前去拜见。陶渊明听到后生气的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担任彭泽县令仅仅八十多天的陶渊明就又辞官了,为此,他写下了著名的辞职信《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己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赶紧回家吧,田园都要荒芜了,之前自己选错了路,但过去的事也无法改变了。幸好迷途不远,现在和未来还可以补救。其实原本陶渊明对彭泽县令应该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钱多事少离家近,三样就占了两样,但是他内心对这个虚伪丑恶、尔虞我诈的官场的厌恶不是一天两天了,想辞职回家种地的心一直在蠢蠢欲动,现在又要让他点头哈腰,这哪里受得了?于是,当精神追求和物质需要发生冲突时,“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陶渊明在古人中找寻知己,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发现了精神上的止泊,“量力守故辙”,“庶以善自名”,最终凭着不顾流俗的勇气选择了遵从内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他的裸辞行为,很多亲朋都不能理解。毕竟在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时,去追求诗和远方是要付出现实的代价的。这次归隐后,即便朝廷曾多次征召他再次做官,陶渊明都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他真正过上了田园躬耕的生活,种田饮酒,成了一个真正的农夫。如果说早年陶渊明的躬耕生活是迫于生计、仕途不得志的无奈之举,那么现在就是经过生活拷打和考验后做出的选择,是清醒且坚定了认知后做出的决定。初见青山的懵懂欢喜和历尽千帆归来人是少年的笃定,两者意义大不相同。 在饮酒起舞中,陶渊明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描绘了一副向往的生活模样,没有城市的纷扰,没有职场的压力,没有时间的紧迫感,随意自由的沉浸在自然美景中。但它同时也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不是环境,不是“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而是内心的恬静和自由,内心远离了“车马”代表的名利,达到“心远地自偏”的境界。没有宁静的内心,到哪里都伴随着喧嚣。 归隐最初几年的惬意感丧失许多,不仅居所遭遇过火灾,导致经济和精神遭遇打击,经常饿肚子,有的时候要靠着好友的接济。这就是追寻理想的代价吧,他此后的诗中更多的出现了“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的矛盾,以及“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的固穷守节之志。白居易曾感叹“夷齐各一身,穷饿未为难,先生有五男,与之同饥寒。肠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连征竟不起,思科微针线!”,这种抉择岂是每个人能做出并且坚持住的吗?虽然日子艰苦,但他仍然坚定拒绝了做官的邀请。“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这自由的田园生活是他向往已久的,不管多苦多穷,他都一直保持淡泊自然的本性。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57岁时,刘裕废除东晋皇帝,建立刘宋。陶渊明听闻后痛心不已,写下了桃花源诗,并为其做了很长的序言《桃花源记》。这是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终极幻想。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听闻有外人来,村民都邀请至家中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彻底的淳朴社会,人们傲然自足,热情淳朴,与勾心斗角、追名逐利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正如文中热情淳朴、真诚待人的村民和为邀功而违背诺言的渔人形成了巨大反差,而为什么最后渔人即便一路做记号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呢?有说法是,当初渔人轻易偶遇桃花源,是因为桃花源向外界的主动敞开,当他发现与外界社会格格不入时,又自动的封闭了起来。陶渊明用虚构的世界表达了对淳朴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63岁时,陶渊明自知要离开人世,于是给自己写了篇《自祭文》,临终时的陶渊明十分平静,对于生命的消亡,他是理性的,正是“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陶渊明曾在《归园田居》中这么形容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天性本爱自然的他,失足误落入了仕途尘网中,转眼间离开田园十余年,对田园生活的想念就像笼中鸟,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内向、甚至有些拘谨的陶渊明,只有在淳朴的农夫中间,在田园里才能做到完全的自由。虽然他曾对仕途功名抱有期待,但是他性格刚直率性,实在不能逢迎取巧。他内心深处独善与隐逸的想法,随着对崎岖世道的失望而渐渐占据主导。自入世后,他耳闻目见乃至亲身经历都感到官场对人淳朴性情的侵蚀。在这个大染缸里,他依然保持淡泊、纯真的本性,而向往自由、向往田园的初心在经历仕途后更为笃定了。背弃理想,谁人都可以,但一生不羁爱自由的陶渊明仍然选择了诗和园田。或许我们没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没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超脱,或许桃花源永远都只是个幻想,但还是不妨为自己内心留下一个可以从复杂、沉重的生活中暂时解脱的田园居所,可能是一个地方,一种爱好或者一本书。当对现实感到厌倦或无力时,可以暂时栖息寄托。就像周杰伦《稻香》里唱的,对这个世界如果有太多的抱怨,不如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假如你生活疲惫,不妨读读陶渊明的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