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淮海集

古之伤心人,唯淮海足以当之

少年时候我最喜欢秦少游的一句诗——“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揭示了爱情的真谛,堪称一绝。历史上曾有人说“少游,后主之后,一人而已”,我深表赞同,能用敏锐的触感,写出人间凄婉的,除了李后主,也缺失只有秦观了。清末冯梦华曾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我读《人间词话》时,王国维先生也曾用大篇幅文字表达了他对秦观诗词之爱,更是直言,古之伤心人,唯淮海足以当之,可见秦观词之凄婉,对人生的悲厉和对宇宙之无理的究诘。也有人说秦观的词是女郎词,充满了女性的细腻与柔美。我深以为秦观之所以为秦观,正是因为他以自己的玲珑词心,体验着人类心中无法触及的哀愁,演绎着人间夹缝中的生命体验。

最好金龟换酒

秦观出生在高邮,少时聪颖,博览群书,抱负远大。他的好友陈师道曾在《秦少游字序》中记载了秦观这样一段话,“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可见秦刚在政治上是很有远见的,熟读兵书,充满了抵御外敌,收复失地、名垂清史的梦想。秦观希望自己能澄清天地,随后功成身退,所以他为自己取字太虚,以表此生心志。秦观希望自己将来能和贺知章一样,“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游,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洲”,学那“四明狂客”贺知章,不为名利所累,在鉴湖旁从容自得,逍遥其中,最后把那些功名利禄都换成美酒,在这块远离城市的地方尽情享乐。虽然秦观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他的性格确实多愁善感,而且感触敏锐细致,一场疾病都可以使他产生“人世良可悲”的感叹。与友人离别,会使他发出“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的感慨。在他身上似乎还有种贾宝玉式的痴情,他会对一幅画中的女子动情。“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他在看完一幅仕女画后感叹到,如此高超的画技,如此美艳的人。可是看过之后却有些遗憾,可惜不是真人,不通情愫。但是这样美丽的女子,既是无情,也是很动人的。但秦观眼里,一花一叶,一草一木,都各具神韵,各有情思。“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经历一场春雨后,芍药花上饱含雨露,仿佛含泪的少女,含情脉脉,蔷薇横卧,好似无力低垂,惹人怜爱。最后一句就是像起了红楼梦里史湘云醉眠芍药铟,满身落花,情意绵绵。可见只需一场春雨,就能让秦观开始寻愁觅恨,更何况他后来的人生将会面对狂风暴雨,他天生的纤细敏感正引诱着他走进凄美的心灵磨难。

空帘闲挂小银钩

后来父亲病亡,为了生计,于是秦观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参加科举,来到了汴梁,初来乍到就是一个梦幻开局,当时秦观做了数十篇策论,苏轼和王安石看到后对他的能力和天赋评价极高。之后秦观两次科举失利,加上家道中落,生计难以维持,随后又生了一场大病,几乎差点死去。这时的秦观好像连做梦的力气也都没有了。一场春日细雨让他从心底无端升起了一份闲愁,“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在那天,风不大,雨也不大,一片落花空中飞舞,轻盈的就和他的梦一样,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让他感觉到自己的梦是若即若离的、是琢磨不透的。也许再华贵的床也做不出那样轻盈的梦吧。那就干脆把缀着珠宝的帘子随意挂在小小的银钩之上吧。秦观用它敏锐的感触写下了生命无法承受的轻盈,就像冯煦评价的一样,“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在一个敏感文人心中,这种空虚寂寞会伴随生命的全过程。无边无际,无计可除。

便作春江都是泪

最后在老师苏轼的鼓励下,秦观再度踏入考场,终于进士及第。随后他改字“少游”,年轻时的“太虚”之志已经荡然无存。秦观想学东汉的马少游。不去冒险,不求文达,不逐富贵,做一个自适的普通人,在官场更是处处小心谨慎,但有时你越想守住好不容易得到的,就越会让自己变得脆弱。之后,宋哲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是旧党代表,也就被罢职外放。作为苏门学士,秦观自然也牵连其中。“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既然漂泊天涯,已成不可知的定局,就毫无牵挂的踏上贬谪之路吧。他以凄凉的柔情吻别了他的世界。那一天,天地万物在他眼中都是昏暗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身断樵门”。山被云遮住,如同画笔在随意涂抹,放眼望去,衰草无边无际,他们举起酒杯,彼此道别。“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回首多少情事,此刻即将化作缕缕青烟,消散而去。而眼前却是“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这寒鸦尚有旧林可以归去,但是绕着孤村的流水,又会流向何方呢?临走时,他感到时间也像流水一样,“韶华不为少年流,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秦观在此时登上了楼台,情绪终于失控,“变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就这样,秦观离开了老师,离开了同学,离开了情人,离开了这个噩梦开始的地方,此生再也没有回来过。

写得弥陀七万言

被贬谪之后,秦观是心乱如麻,去国之悲与失爱之恨交织在一起,涌上心头,他开始寻觅精神上的桃花源。“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后来他又在酒中找到了些许快乐,“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在醉乡,他梦见自己躺在无边无际的花海之中,全然忘却了纷繁复杂的尘世。但是酒精的时效是有限的,还是要去寻找其他的精神寄托。后来,他频繁出入寺庙,与方外高僧为友,在修真悟道中暂时摆脱尘世的羁绊。“寒食山中百鸟喧,春风花雨暗川原。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秦观他隐身在竹柏萧森的寺庙,静对弥陀抄写佛经,这也大大淡化了他贬谪的忧伤。也许桃花源根本容不下悲伤的人,他被再一次贬谪了,被贬到更远的湖南郴州。

为谁流下潇湘去

在取道长沙时,秦观邂逅了一名艺妓,同病相怜,加上情投意合,让秦观感觉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是漂泊途中的爱情注定会成为沉重的行李,背负一生无法释怀。没过几天,他们就要分别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曾经让他们相会的鹊桥,此刻又成为分别的不归路。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他日北归,便是于飞之日。最后,无限惜别之情化作了这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几年之后,艺妓才明白这不是告别,而是永别。到达了郴州,秦观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已经踏上了不归之路,以政治犯的戴罪之身被管制,再加上与情人的分别,他觉得人生越来越渺茫了。王国维曾经说,这个时期秦观的词由凄婉变成了凄厉。 那时在秦观眼中,所有的景色都蒙上了凄美的滤镜。“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暮霭沉沉,他心中的理想和高大的楼台都消失在这浓雾之中。月色朦胧,可以去往远方的渡口也找不到了,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这样的现实让秦观感受到“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孤馆”与“春寒”加一个“闭”字,又于“斜阳”下加一“暮”字,凄苦之感更甚,让人无喘息余地。而一个敏感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安慰,每一封裹着亲友慰藉的书信,总是能触动秦观的心弦,奏响的是一曲又一曲凄厉的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他恨时间的流逝、恨自己的软弱、恨离别、恨缘分、恨痴情。而这些恨在他心里砌成了了高墙,让他推不倒更喘不过气。于是他看着眼前的山水,道出了一句又痴又傻的问题,“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潇湘去”,郴江本来是绕着郴山奔流的,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也许只有把忧患刻入骨髓的人,才能对人间发出这样无理取闹的问题吧。

飞红万点愁如海

之后形势更加恶劣,新党步步紧逼,秦观又被贬到了横州。同样是被贬,苏轼在海南高声歌唱,“吾心安处是吾乡”,而秦观却是“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宋史料《独醒杂志》曾写道,秦观的好友孔毅甫读了这首词,觉得过于悲怆,是为不祥之兆,“少游气貌大不类平时,殆不久于世矣”。而秦观在这个时候确实自己做了一首挽词,“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秦观觉得不仅自己的孤魂没有机会回到家乡,而且还会沦为恶鬼无人祭奠,“无人设薄奠,谁与饭黄缁。亦无挽歌者,空有挽歌辞”,沉溺于伤感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后会不知何处是

后来,秦观的人生奇迹般的回光返照了,新继位的宋徽宗颁布赦令,被贬谪的那些旧党相继回朝。此时,苏轼寄信给秦观,希望能够见上一面。就这样,他们在海康见了人生最后一面。这次重逢,他们没有眼泪、没有欣喜、没有悲叹、更没有回忆。秦观觉得他和老师交情那么深,缘分却那么浅。这样的重逢就像“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秦观说,我们两人就像从南飞来的燕子与向北而归的鸿雁,偶尔相逢,还都带着凄惨悲愁的面容。因为往事不提也罢,未来亦不可期,说出来更伤人心。所以秦观说,“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这分别后的事,老师您就别再问了,我们继续喝酒。“小漕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眼前的珍珠美酒滴滴如红珠,不用行色匆匆,尽管把酒斟满在金钟。因为之后我们就要“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喝完酒,我们就要各奔东西了。这江面烟雾腾腾,这暮云叠叠重重,我们日后将会在哪里重逢,我已经看不到了。

一对白发的师生,久别重逢,又匆匆分别,从此各奔东西,后会无期。在北归途中,秦观醉卧藤州光化亭上,溘然尝逝,年五十二岁。纵观秦观的一生,他细腻、纤弱、敏感,但他从来没有向现实低过头,他一生都在生命的裂缝中叹息,以一颗真挚的词心发出凄美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