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

上小学那会儿,我最喜欢读语文课本上两个人的诗,一是诗仙李白,二是诗鬼李贺,字里行间极富浪漫,相较犹如望舒比于羲和,如李白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贺有句“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白再有“手中电曳倚天剑,只斩长鲸海水开”,李贺则有“山头老桂吹古香,雌龙怨吟寒水光”,二人一仙一鬼,诗句中极富想象力,而“二李”中尤李贺诗句鬼神深度更甚,我依然记得小学课本里,李贺的诗下面的注释总是最多的,注释里面各类神话传说极大的满足了彼时的好奇心,大了后又读了读诗集,发现生活在人间裂缝却用诗句写出三界奇梦的李贺,却是满纸鬼神言,一把辛酸泪。

李贺虽然仅仅活了二十七年,却在文学史上闪耀了一千多年,在我读来,他的诗篇横跨三界,甚至连生命也在诗里走向幻灭,给人们绘出了一幅光怪陆离的三界奇梦。他的诗悲厌、奇诡、惊险、冷艳,因此被后人称为鬼诗,因为超乎常人的想象,而被人称为“鬼才”,这便是“诗鬼”李贺。李贺,字长吉,无论是他的名还是他的字,都寄托了美好的人生愿望,可时代却给他安排了一个糟糕的生存环境。那时的文坛,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前有韩愈、柳宗元,后有杜牧、李商隐,在他们身后,更有一大群,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苦吟诗人,这些文人墨客写的诗文都能让流传于后世的佳作,但彼时朝廷党争已进入常态化,皇权更迭的速度让这群文人感到沉闷窒息,一次朝堂内斗就会让他们葬送前程,人生跌落谷底。在这种残酷竞争的环境下,想要出人头地真的很难。所以,李贺从小就把自己关在诗里,要在那里创造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于是,在河南昌谷县,人们经常看到庞眉纤瘦的李贺,总是骑着一头小毛驴,背着一只破旧的锦囊,在山水田园中细细观察着一草一木,寻觅着他内心的诗句,灵感来了,就马上记下来,把宇宙古今、天上人间全部塞入囊中。

春天时,水田里插满了秧苗,李贺就联想到“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瘦藕丝裙,轻洲步拾兰岧春。”李贺想让仙人王子乔吹着玉笙,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让仙女们漫步青州,寻芳拾翠。

夏天时,他看到鱼儿在水中热到静止不动,看到水中倒映的天,他又别出心裁,“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他想把天裁下一尺,做一身凉爽的衣服,还请巧手的吴娥莫要推辞。他更幻想站在月宫,俯视神州大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九州在他眼里,小的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那一汪海水就像杯中倾泻的水。李贺尽情游走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直到“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方才准备回家。此时,他抬头望了望天,已是“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李贺看着流云飘荡,想象着他们模仿水声叮咚。回到家后,他在昏暗的烛光下,把布袋中的诗句全部倒在书桌上,一句一句拼成属于他的梦境。除了吊丧大醉之日,春夏秋冬,他每日都是如此。李贺的母亲看到后常常叹息说,我的儿啊,你非得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吗?事实确实如此,因为李贺想要“笔补造化天无功”,他要写出天上人间,得未曾有,所以他从不屑拾前人的牙慧,而是到梦幻世界中撷取灵感,一定要写出语出惊人的诗句。天才的想象力加上不停的努力,让李贺写出了人生不能实现的梦,“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阿侯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初看之下,这是一首柔美的宫体诗,佳人美梦,斯人不至,春心撩乱。但是细品之下,一个“选”字却道出难言之情。在白天清醒的时候,没有得到的,想在梦里得到补偿,但梦并不是随心而成,有美梦,有噩梦,所以这位佳人要在睡觉前将梦仔细挑选,能在梦里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脑冻香送给意中人,选择做什么样的梦,就是李贺独创的如梦之梦。

李贺十五岁即以乐府诗闻名于世,很快就在文人中流行起来,朋友们都相互传抄,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模仿。李贺在十八岁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前往洛阳参加科举。他把锦囊里面的诗想象成手中的利剑,“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他说,我有辞乡远游的护身利剑,剑刃锋利,能把云层砍断,看到骑马的人熙熙攘攘,他的意气就如春草一样生长。李贺在洛阳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拜谒了韩愈。后来韩愈晚上归来,困倦之时,读到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韩愈拍案叫绝,让人立即把李贺请来当面夸赞。于是天赋才情加上韩愈推荐,让李贺一下子就火了,诗篇都流传到了长安,乐工伶官把他谱入管弦。虽然李贺有天才的实力,高渺的想象力,但在实际生活中同样也摆脱不了世俗观念。出名后的李贺成为了贵胃王公的座上宾,高兴之下,李贺写下“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谁是言情客。蛾鬟醉眼拜诸宗,为谒皇孙请曹植。”李贺用曹植做对比,不仅是因为他慈彩华茂,更是因为他们同为皇族子孙,但是宴会上的光鲜亮丽,最终抵不过回家后的惨淡现实。

李贺在洛阳的居处是从亲戚那里租来的,十分荒僻,十分简陋。“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珠残。”连骑入洛阳的瘦马也是借亲戚的,租来的宅子满目荒凉,空庭里只有老鼠跑来跑去,几粒残枣在出篱的树上摇晃。自悲与自傲让李贺游走在焦虑与放纵之间,在酒精的作用下变得躁动不安,“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也许幸福的人根本不需要梦境,只有可怜的人不愿意醒,社会的皮鞭早就高高扬起,终于把他疼起。随后李贺参加科举,以他的才华,加上韩愈的赏识,入选应该是毫无问题。可是李贺却落第了,原因更是出乎意料,唐朝应试,极重集中家讳,因李贺父亲名晋肃,而“晋”与“进”同音。如果李贺考上了进士,人们就要称他为李进士,岂不和父亲晋肃是同辈了吗,因此,有人就用这个借口诋毁李贺,说他不能举进士。虽然这种荒唐的谐音让人感到费解,可是千百万人的习惯形成的“势力”是最可怕的。

韩愈为此首先不平则鸣,他写了非常有名的《讳辩》来为天才李贺辩护,“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但是听者不察,和而唱之,同然一词,李贺不得不放弃就试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做官的希望。这对李贺来说,真是天大的打击,曾经是“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呢”,少年虽应有凌云壮志,但没有人会怜惜他的唉声叹气。

怀着绝望的心情,李贺离开了长安,在回家的路上,他是“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贯宜阳一壶酒。”他的衣服烂的就像鹌鹑的羽毛,马儿瘦小的就像一条狗,在岔路口拔剑向天怒吼。到了酒家后,脱下秋衣,请求店家赊他一壶美酒。秋日傍晚,寒气清骨,秋衣已是不可当,但李贺却非要当了。酒虽可以不喝,但他却非喝不可,只有这样放纵自己,才能让他暂时喘口气。回到家以后,李贺就大病了一场,过度的悲愤使他早衰,“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人生的悲剧总是从第一根白发开始,这时的李贺已经有“早衰”想到“早死”,对着镜子无奈一笑。后来他用水中的鱼来自我安慰,“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他发现那些生活在清溪里的鱼儿,除了水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但他们还是恰然自得。可是这样的心境看似走向了潇洒旷达,其实他的心就像这些鱼一样,早就被苦水浸透了。

后来又是在韩愈的帮助下,李贺萌父荫得官,任长安太常寺奉礼郎。当韩愈再次见到他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位少年曾经风光灿烂,如今却是“一心愁谢如枯兰”。这一年,李贺才21岁。作为奉礼郎,李贺的主要职责是在皇家宗庙、帝陵有祭祀活动的时候,做一些辅助打杂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侍奉鬼神。所以在没有祭祀的时候,李贺的工作就是“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带着铜印在风里雨里守着祭坛。他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人际交往也越来越少,只有一个人的独处才能让他暂时忘记痛苦,所以他每天的生活就是“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回到屋中,伴着一盏孤灯,自作秋风吟。时代把他挤进一条缝隙,他就干脆不停往下深挖,用超凡的想象力构建出了一个冷艳的三界奇梦。他看到皇帝来求仙问道,就写下“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他觉得天上的神仙也是要渡劫的,只是漏壶的水滴声不会断绝。此时秋月飘忽的霖雨带来阵阵寒意,李贺又想到“冷红泣露娇啼色”,挂着露珠的秋花正在娇滴滴的哭泣,因为又有亡魂离去,而他们又会飘向哪里去呢?原来一切早有安排,“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远处的一排排坟墓早已燃起七灯,迎接新亡之人,他们就像萤火虫一样在幽暗中飞舞,而与这些鬼魂相伴的,“青狸哭血寒孤死”、“百年老鸮成木魅”,想着想着,李贺又飘到了汉武帝的茂陵,看到陪葬的金仙铜人被人搬出陵墓,而此刻这些铜人仿佛有了人的情感。“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官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金铜仙人刚刚走出坟墓,双眼就感受到这人间的风酸涩无比,手中捧着铜盘,装满了他们如铅水一般的泪珠。他们步履维艰的走出汉宫门,幽暗的月光,凄清的秋风,枯衰的兰草在咸阳古道上为他们送别,随着渭水流淌的波声越来越小,心中无限感慨却说不出来,只能一步一回头的望着长安。而这个时候,李贺也随着金铜仙人的脚步从长安出发,准备回昌谷老家,因为病情加重,他不得不辞去奉礼郎的职务,他乘坐一辆仅能容身的小车,在路上想寻访前朝遗迹,所到之处皆有题咏。

虽然生命急速枯萎,但是他的创作欲望却越来越旺盛。当他路过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寻欢作乐之地时候,写下了“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他想象着华清宫里,当年的残酒还没喝完,依然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宫灯依旧亮着,照着一片片旧纱。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亡到蜀地,那时华清池上便已经长满了水芹。他经过洛阳,看到路上竟是骑马游乐的人,在遥望北边的山上尽是坟墓,而街上的两尊铜驼已经默默伫立千年,“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铜驼无心欣赏桃花,夜里他们在为人间啼哭,看着自己凋残的身体,李贺感叹道,“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李贺说,如果斩断神龙的腿,把龙肉吃了,太阳将无法运行,昼夜将不再更替,时间也就凝固不动了。如此,生命得以永恒,人们也将不必再为死亡哀伤。

李贺回到昌谷老家以后,时间似乎为他静止了。他过着简单而又清苦的生活,饿了就外出觅食,“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吃完饭就马上喝药,满屋都是“宵寒药气浓”,随后他又彻夜不眠,“寻章摘句老雕虫”。到了白天,他又像童年一样,提着他的锦囊,到处寻觅诗句,天地万物在他眼里还是像几年前那样可爱。“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锦囊里的诗虽然又装满了,但是他的钱袋却空空如也。因此不久李贺就把弟弟送到了庐山去谋生,随后自己在家里也住不下去了,先去安徽投奔了一个远房亲戚,然后又回到长安,仍旧一事无成,最后还是在韩愈的帮助下,李贺前往山西潞州,投靠了韩愈的女婿张彻,在帮忙处理一些公文而已,虽然可以糊口,但寄人篱下,贫病交加,他唯有“诗封两条泪,露折一枝兰。”他感觉自己很快就要枯萎了,一滴露水就能把他摧折,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时空中漫无目的的飘荡。

于是他走进了长平古战场。当年秦将白起攻破城池,将40万人尽埋于此,李贺看到满地的箭头,早已是“凄凄古血生铜花”,地底下,骷髅成堆,已经是“左魂右魄啼饥瘦”,看到他们久无人祭,于是李贺“酪瓶倒尽将羊炙”,酒洒满地,羊羔烹尽,以祭众鬼。而他临行时,忽然旋风四起,阴火明灭,原来是鬼魂有感于他祭祀的恩惠,知道他马上就要走了,一起来送客。最后他流着泪拾起一个箭头,走在路上,低头沉思,却遇见“南陌东城马上儿,劝我将金换簝竹。”在东城碰到一个骑马的人,劝我拿着箭头去换点祭品,以便常记那些惨死的鬼魂。后来张彻离开潞州返回长安,李贺也拖着奄奄一息的身子回到了家乡。贫病交加,生活无益,理想挫败,现实被击得粉碎,李贺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诗能在死后为自己博得一个好名声。可是“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在此后究竟有多少人来赏识,才不会让他的诗集被花虫蛀成粉屑呢,他的人生是进亦忧,退亦忧,进退之路全都被堵死之后,到终了还要亡亦忧,真的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这让他满心的孤独和悲愤在心中难以消释,“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他痛苦的思索都快把肠子给牵直了。在衰灯明灭之中,他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知音,那些被他祭祀过的鬼魂,现在都来悼唁他这个落魄的诗人。在秋天的坟场上,鬼魂们诵读着鲍照的诗句,他们的怨曲在坟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鲁迅的文章《坟》中,有写过一段关于李贺的话,“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如果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在李贺生命最后的那段时间,家里人更是小心翼翼的守在他的病床前,守着他的梦。直到有一天,一个穿红衣服的人骑着一条红色的龙,嘴里嚷着要带李贺走。李贺从床上爬起来,跪在地上恳求,说自己的母亲年老多病,不能跟他走。红衣人笑着说,天上的玉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现在要请你去撰写诗文呢。天上的日子多快活,哪里像人间这样辛苦。过了一会儿,窗口飘出一缕青烟,空中还传来车子启动的声音,家里人其实都知道这一天终于到了,但李贺的母亲更懂自己的儿子,连忙劝阻大家不要哭,只有去了那个地方,他的儿子才不会再受煎熬。这虽然是一个后人编撰的故事,但是这更像一首李贺自己写的诗,而诗鬼李贺永远活在了他的诗里,永远的活在了二十七岁。